第29章(第10/12 页)
追求道义的人,因为全身心地投入,他根本不在乎世态人情如何,也就是不知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他们义无反顾地追求道义,哪里有闲心再计较世态是炎还是凉呢?皮囊速坏,神识常存
【原文】
皮囊①速坏,神识②常存,杀万命以养皮囊,罪卒归于神识;佛性无边,经书有限,穷万卷以求佛性③,得不属于经书。
【注释】
①皮囊:佛家指我们的身体为臭皮囊。
②神识:即我们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又称“能藏识”,因为它能将我们身、口,意三业保存,使我们不停在六道中轮回,承受种种善恶果报。
③佛性:佛家指人的觉悟之性。
【评析】
佛家称皮囊为人的身体,就是说人的身体如皮囊,而精神才是实质。神识,佛家指第八识“阿赖耶识”,又称“能藏识”,它能将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保存,使我们不停地在六轮回道中,承受种种善恶报应。佛性是指人的觉悟之性。
佛家讲十二因缘,说我们世人最初由一念无明而在行为上造了各种不同的业,这些业藏在我们的神识中,使人们受染神识而投胎,然后产生了色、受、想、行、识五蕴,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投胎之后,便对色声香味以及思想产生相对执着,从而具有苦乐之感受和自我之意识。又因为苦乐而产生爱欲和贪求。这些经验都收纳在神识中。研读佛经,就是要通过其中的文字,去认取超越生死缠缚、转识成智的方法。闻谤而怒者
【原文】
闻谤而怒者,谗之隙①;见誉而喜者,佞之媒②。
【注释】
①谗之隙:是指易使谗言毁谤发生。
②佞之媒:谄佞发生的媒介。
【评析】
作为人,总有难以避免的人性的弱点:喜欢听奉承话,对恶意中伤的人耿耿于怀。只不过各人处理方式不同罢了。有的人听到不好听的话就一触印发,有的人则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对于恭维奉承之言,有的人沾沾自喜,有的人则当作过眼云烟,一笑了之。世上总有人喜欢投其所好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听到毁谤的言语就发怒,听到赞美恭维就沾沾自喜,那就刚好中别人的意了。所以应当以此为戒:闻谤而一笑了之,遇媚则避而远之。人胜我无
害,我胜人非福
【原文】
人胜我无害,彼无蓄怨①之心;我胜人非福,恐有不测之祸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