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与狼共舞的日子(第1/10 页)
嘉靖十三年(1534年),二十六岁的嘉靖皇帝有了第一个皇子朱载基。载基者,承载国家之基业也,从这个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皇帝对这个儿子的殷切期望。可惜的是,两个月以后,这位短命的皇长子就夭折了。
就在嘉靖皇帝陷入丧子之痛时,他所信任的道士陶仲文在他耳边嘀咕了一句:皇子早夭,是因为“二龙不相见”的谶言在作怪。也就是说,太子是一条潜龙,而皇帝是一飞冲天的真龙,二龙相见,必有一伤。后来发生的事情也验证了这个说法,两年后,嘉靖皇帝又先后有了三个儿子。分别是二儿子朱载壑,三儿子朱载垕(后来的隆庆皇帝),以及四儿子朱载圳。
三年之后,明世宗册立朱载壑为皇太子,朱载垕为裕王,弟弟朱载圳为景王。在这次册立大典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意外。仪式结束以后,太子和裕王回到各自居所打开册宝一看,结果发现他们的册宝拿错了,太子的册宝进了裕王府。后来朱载垕当了皇帝,好事者以此为噱头,说皇帝之所以为皇帝,是因为上天早就安排好了。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太子已经十一岁,官员们向皇帝要求太子加冠礼出阁讲学。这在无形之中就触犯了嘉靖皇帝内心对于那条谶言的忌讳,他当然没有同意。不仅严词拒绝,明世宗还对那些疏请的大臣进行了严厉的惩戒,有人因此被充军到边疆。从此以后,太子的出阁问题就成了嘉靖最为忌讳的一件大事,也是引发皇帝和官员们冲突的一根导火索。
嘉靖皇帝在这个问题上一再纠结,难免会引发朝中大臣们的无限遐想。由于嘉靖皇帝对皇后比较刻薄,大臣们都认为嘉靖皇帝对太子的漠不关心以及后来对裕王、景王的态度都源于他的冷漠无情。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翻阅史料,我们很容易看到嘉靖皇帝与皇子之间的父子深情。有一次皇太子突然出水痘,皇帝焦急万分,他在宫中不停地祈祷。等到太子病愈,皇帝却累得病倒了。到了皇太子14岁的时候,嘉靖皇帝再也顶不住来自大臣和太后的压力,允许太子出阁讲学。可是在隆重的典礼过后,太子突然病倒,有记载说,太子在病重之时,突然从床上爬起来,向南跪拜说:“儿去矣!”然后盘腿而坐,病重身亡。
又一个皇太子倒了下去,本来毫无希望的裕王朱载垕就这样依序成为帝国的皇长子,法理上的皇位第一继承人。老天似乎要和他开个天大的玩笑,一直等到朱载垕即位那一天,他都没有尝过当太子的滋味。作为帝国最为尴尬的储君,也是身份最为特殊的亲王,他长时间承受着来自权力系统内部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