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斯的风险系数(第3/8 页)
(《荀子?性恶》:“人之情乎!人之情乎!甚不美,又何问焉?”)这口气中透露出他对人性的失望与惋惜。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话题争论并无多少实质性的意义。不管本善还是本恶,都不妨碍我们没心没肺地过自己的日子。但是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思想家们而言,相信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意义就大不同了。尤其是那些能够有机会用自己的思想影响君王,实现改造社会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决定了国家的政治走向,也同时决定了老百姓是活在哪一套制度里以及他们的幸福指数,比如商鞅。
信奉人性本善的思想家,他们大多注重道德的力量,主张人们通过内心反省,来自发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而那些相信人性本恶的思想家,则相信法律带来的效果,主张用国家机器强行约束人们的不良行为。
荀子教给李斯的是帝王术,何谓帝王术?简单地说,它是一项辅佐与控制帝王的技术。在一个以讲究政治技术手段的时代,帝王术是一个政治家行走江湖的必杀技。相对于帝王术,道德仁爱、正义礼乐显得虚而不实,也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那些急于博取帝王欢心的政治家,他们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蹉跎在这上面。
李斯学习帝王术,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成为帝王之师,既要帮助帝王统一天下,治理天下,同时也要巩固自己的权力,成为帝王的左膀右臂,股肱之臣。在这方面,苏秦和张仪都是参透了帝王术精义的超一流高手,因此他们登台拜相如同俯拾草芥。而这些人都是李斯心目中的超级英雄,在他看来,男人的一生就应该活得像他们那样精彩不凡。
荀子虽然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可他的理论体系并不仅仅局限于儒家。相较于孔孟,荀子理论的实用性更强。正因为如此,他的弟子韩非、李斯才会在踏上权力之路后转型成为法家人物。从学于儒家宗师荀子,李斯长时间受到儒学的浸染,他对儒家的那一套仁义道德之说也是认同的。虽然如此,但是儒家思想对他日后政治实践的影响是有限的。李斯压根就没打算像传统的儒士那样宣扬仁义学说,恪守儒家礼仪,一生安贫乐道。这时候的他清醒地认识到在战争频繁、天下日趋统一的背景下,儒家那一套仁政王道的学说是不切实际的。他认为,只有尚法务实的王霸之术才能真正为统治者所需要,有着最大的用武之地。
书生学成之日,也就是准备“将身货与帝王家”之时。没人是为了街头卖艺,写诗换酒喝去穷经皓首。李斯是个精明之人,他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