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的精神生活(第4/15 页)
术。对于文艺理论和小说创作的研究者而言,它们更是有价值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西方现代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区别,了解西方现代小说的特征和局限,以及小说体裁发展变化的各种可能性。
在现代文学史中,被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人物有普鲁斯特、乔伊斯、伍尔芙和福克纳。普鲁斯特比伍尔芙早生了11年,又早死了19年。既是说当普鲁斯特在法国去世时,英国的伍尔芙已经40岁了。尽管他们不曾相识,但他们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一定共享了那西方现代主义的空气。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始终是伍尔芙最为欣赏的作品。作者混乱的思维刚好是伍尔芙意识流小说理论的最好注解。她并不认为那是普鲁斯特因致命的肺病所导致的患者的呓语,而恰恰是他有悖于他那个时代其他作家们正常表述方式的偏执和大胆创新,才引起了伍尔芙的极大兴趣。还也许是他们惺惺相惜。因为他们的身体都不够强健。伍尔芙患有神经病,她一生几乎都是在与精神失常做斗争中度过的,就如同普鲁斯特一生是在各种医治肺病的疗养院中度过的一样。
而乔伊斯和伍尔芙几乎是同一代人。他们不仅生活在同一个年代,他们甚至是同一年出生,又同一年谢世。但是伍尔芙却宁愿把乔伊斯说成是年轻人,是那个时代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尽管伍尔芙对这个有着无限颠覆勇气的《尤利西斯》的作者多少持一点保留的态度,甚至批评过他的思想贫乏,和写作方式上的某种做作。但是基于他们对意识流小说这种流派的共同追求,伍尔芙便还是满怀热诚地赞赏了这位与她同龄的“青年作家”。她承认他的创作无疑是更接近生活的,是开拓了小说新样式的。她说,无论什么人,只要他阅读过《一个画家青年时代的肖像》或是有趣得多的那部《尤利西斯》,你都会觉得不论全书的意图是什么,它毫无疑问是极端真诚,也是非常重要的。和我们称之为物质主义者的那些人相反,乔伊斯先生是精神主义者。他不惜任何代价来揭示内心火焰的闪光,那种内心火焰所传递的信息在头脑中一闪而过,为了把它纪录和保存下来,乔伊斯先生鼓足勇气,他为此甚至不惜抛弃一般小说家所遵循的大部分常规,将那些按照原子纷纷坠落到人们心灵上的顺序记录下来,让我们来追踪这种不论从表面上看来多么不连贯又是多么不一致的模式。而按照这种模式,每一个情景和细节都会在人的意识中留下痕迹。毫无疑问,这将更接近于内心活动的本质。伍尔芙甚至在她为自己的新书《普通读者》所做的序言中,还特地满怀热诚地谈到了乔伊斯。而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