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章(第1/3 页)
号与系统等电子学基础课程和一定的计算机类基础课程;而专业课则以核工程原理、辐射防护等课程为主,直接以实际的核技术应用为背景展开。
这种定位使得大部分理工科专业的知识体系分成了关联程度不高的两个部分:面向基础的部分和面向工程的部分。
理论上讲,在一套完整的理工科知识体系中,这两部分之间的衔接是通过「在具体的工程背景下,结合工程经验应用基础知识」而实现的。
但这种衔接往往相当复杂:工程上的结论难以从基础课程的知识中简单推出,专业课教材上一笔带过的小结论也经常有着相当复杂的背景和解释。
搞懂这种从理到工的衔接并不比深挖基础学科简单多少。基础课程本就难以精通,再结合这一衔接部分的复杂性,使得工科生必须承受所有专业中最重的课业压力。
这种课业压力同时压垮了学生和学校,如果以知识体系上的「合格」要求本科生,那么最终能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哪怕在清华也构不成绝对多数,大量理工科院系的正常毕业率在90%以下,部分高难度核心课程的挂科率甚至在四分之一上下。
而这可是清华……
学习难度客观存在,把整套知识体系搞懂对绝大多数天赋普通的人来说基本就是不可能。这使得大部分学校只能将知识体系的两部分进一步分离,基础课的数量和难度被阉割,专业课的考核方式也向划重点、背笔记靠拢,根本无法要求「理解」。
客观上讲,理工科专业搞出这样超过学生承受能力的培养方案,主要是由于目前对科研的要求占了主导,甚至压过就业。
这其中也有工业发展模式的因素影响:
原本那种100个工程师指导100个生产单位的情况下,每个工程师只需要考虑本厂的问题,做到6分就已经足够;
但随着工业模式的两极分化,如今那10个负责研发设备的工程师必须尽可能全面、细致地考虑问题,做到9分也才刚刚及格;
至于剩下的那些技术工人,有3分的水平就差不多了。
放到现在来看,造成的影响就是,国家缺乏能做到9分的(高端)理工科人才,因此这些拥有核心能力的人毕业后在各行各业都能混得不错;但大部分理工科毕业生只能做到7分,根本达不到现阶段的标准,等待他们的只有那些需要技术工人的岗位。
这样的背景之下,各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也自然以培养出9分人才为目标,疯狂向培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