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背后的深意(第6/8 页)
成之后,经岁科两试去博取功名。每年岁科两试,按额定之数择优选拔一定数量的附生和武生。雍正十三年,卫所裁撤之后,卫学日渐废弛。青岛当地子弟只能依靠学塾教育。一类是富庶大户人家,聘塾师在家坐馆;一类是塾师在自己家里设馆授课招收学生;另一类由村镇或当地出地出资设塾施教,就像丁廷执在仲家洼教学生的义塾。
(▲私塾教育)
德国占领青岛之后,教会办学兴起,不少中国人也渴望通过教会学校“晓洋务,习新学”。因此,教会学校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德国总督府也优先扶持,先后将几块地皮捐给了教会。1901年,清政府颁发上谕,诏令改革学制,青岛地区的县学、书院、私塾相继改革学制,开始建立蒙养学堂。
高高在上的殖民者,用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殖民文化的传播和扩张,也从此开始了。
丁永一对此非常担心。孩子的成长就像花儿一样,花季一过,再也无法弥补。小国毓这个年纪的孩子,对所有的新鲜事物都保持着高度的新鲜和好奇,一心想去洋人的学校。丁永一深知,始于开端的教育,至关重要。若是孩子从小便仰视异国,只怕长大了,会成为一个洋人的一切都是好的、对的的洋奴才。
想到这儿,丁永一的心中升起一种强烈的无力感,但他决不容许自己听天由命。
世道虽然变了,青岛成为洋人的天下,但丁永一不希望丁家的孩子长大之后,给洋人当伙计,卑躬屈膝地讨生活,替外国人说话办事。他也不想自己的孙子,成为被乡亲们唾弃的里通外夷的“二鬼子”。丁永一更不愿意看到,小国毓长大之后,跪在地上成为洋教徒。
中国人的心里,应该装着自己的祖宗,这才是敬莫大焉。中国人历来有“祖有功,宗有德”的信念,将祖宗放在至高的位置之上。中国人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传统,祖宗给予生命,此乃恩中之大恩,子孙后代毕其终生,而无以为报。
想到这些,丁永一心中风起云涌,表面上却云淡风轻。他手里轻轻地提着笔,挺直自己的脊背,保持着最恰到好处的镇静。
这种想法,丁永一是异常坚定的。他甚至把这种抗争,当成了战斗,一场没有鲜血、硝烟,却关乎生死和未来的争夺战。这场战斗,他绝不能输,他也输不起。为了丁家的未来,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根脉留住。丁永一也是这么做的。
比如,背诵《史记》。
如果把中国比作一条大河,《史记》就是华夏子孙的来路,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