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背后的深意(第5/8 页)
王的石匠可怜,便请他制了碾子,照着回乡的路费多付了工钱。那石匠感激不已,听说丁廷武习武,便用家乡荣成石岛的上等石料,刻了副石担子送给丁家。丁廷武十分欢喜,找来硬木料,自己一刀一刀地削了杠子镶上去。打那以后,每天清晨后院都会传来呼嗵嗵的声音,地面也被砸得凹了下去。为此,他没少挨丁永一的骂。丁廷武不在家住,石担子便闲了下来。
(▲总兵衙门)
小国毓知道自己举不起来,就一直试着抬一头。他扎稳马步,双手提住杠子,小脸憋得通红,石担子还是纹丝不动。这一幕,被来后院喂马的丁周氏看了个正着,吓得她大声喝止。她心想,得赶紧找铁链把石担子锁上,免得伤了孙子。小国毓却很不服气,称自己总有一天能像三爹一样,将它高高地举起来。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小国毓像往日一样来到书房。背书之前,先说了自己要去给卫礼贤做学生的想法。
丁永一没有立刻回复说行或是不行。他与以往一样,继续画自己的葫芦。丁周氏常笑着打趣说,丁永一画的不像葫芦,倒有几分像歪把梨。不过,只要丁永一在书房,她便从来不打扰。丁永一也乐于独坐书斋,摒弃俗事扰乱心神,或随手写写画画,或秉烛夜读。哪怕在书房里只是坐着,或品茶,或冥思,那一份宁静也是人生之乐趣。
“上次背到哪儿了?”丁永一慢条斯理地问。
“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嗯!”丁永一应了一声。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小国毓背着手,头抬得很高。少年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之间。从能读书读报开始,丁永一闲了,就让孙子背《史记》给他听。小国毓入狱半个月,背诵也停了半个月。现在孙子站在自己的身边,琅琅之声入耳,丁永一心中甚是欣慰。
(▲《史记》)
小国毓一边背,一边退至书架边,悄悄地从怀里抽出本书,塞回原处。他瞄着爷爷,踱步移指,又寻找喜欢的书籍。
丁永一无声轻笑,只当没看见,继续勾勾点点。
关于孙子上学之事,丁永一反复斟酌,已经思量好些日子,依然悬而未决。今天既然小国毓开了口,此事就须定下了。
胶澳未辟租界之前,科举未废,学校不兴。军户之后,一般入卫学,成为增生、廪生,学习儒学经典,操习武备。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