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亡与不亡(第3/6 页)
坐不住了,都站起来,凑近了去看公孙弘手里丝帛的样子,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棱角分明,字形扁方,笔写起来确实更合适……”
“这‘正’字极好,只有横竖,刚直严正。”
公孙弘很是骄傲:“这‘正’字五笔?成型,任何一笔长短不一都无法成字,横竖?五笔之间可见阴阳五行之道,相互制衡、约束?、协调,?字形同字义……”
今天小白的重点工作是他本人要过来表个态度,实际工作开个场其实就工作差不多了,现在就是丞相很骄傲介绍,小白他就骄傲的看丞相。
样字只有几个是他写的模板,基础笔画这真不是他直接拿来主义,是丞相他提炼总结出来的,“正”字也是丞相写出来的。
他们大晋的丞相,不止是国家内政小能手,军队后勤管理大师,还是能发起主导改字的文化大才!
老实坐在位上的,现在只剩皇帝和穆王孙,连刘奉和朱平都站起来,去看那些样字。
朱平是真佩服公孙弘,按理来说应该过两年就致仕的人,又在皇帝手下扛朝政大事不说,还能有机会和皇帝秉烛夜谈,大晚上的不睡觉一起写字。
皇帝也就算了,年轻身体好,到底为什么公孙弘这老家伙还能熬夜?
朱平不理解,朱平大受震撼。
看着这些新字,曹佩隐隐有种感觉,变字一事已经势在必行。
这事不只是皇帝个人意志的延伸,而是整个中原的一次书写革新,关乎未来千百年的文脉大势。
无论是谁,都无法阻止这场革新。
于是在众人已经讨论起其他字要怎么改时,曹佩却对着皇帝一拜,“陛下,将天下所有字都简化更变,此事要如何做,我们依然明白了方向。那您想要编的字典,是要集齐天下之字吗?”
小白颔首:“所有诸国的文字,可以都可以编成一部《诸国字典》,一个字,把现在还有的不同国家文字版本都写上。
再多龃龉,百年前我们彼此也都是一家人。诸国亡了,我中原文化不可亡。”
议论的声音都停下来,全场人的目光齐齐看向了皇帝。
诸国亡了,中原文化不可亡。
说这话的皇帝现在很是年轻,双眼神采奕奕,自信的模样耀眼至极。
在晋一统后统一文字时,各国人士骂的人自然不在少数,让他们改掉自己一直以来的文字,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