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章(第1/3 页)
每天看30页书,好不容易坚持了一段时间,因加班或身体不舒服等各种不可控因素中断了几天,就开始觉得计划完整性受到了破坏,最终选择放弃。
这是心理学上的「all-or-nothing」(满分或零分)现象,与「破窗效应」非常相似:日复一日保持一个行为,只要一次破坏就会功亏一篑,全盘皆输。
用非黑即白的思维看待事情——要么成功,要么失败,这种想法并不正确。
越追求完美,只会让你越容易选择放弃,用逃避来解决问题,以此低估自己的能力。
不要破罐子破摔,换个角度想:哪怕一个月只做了5天,也是一种进步,因为做了总比不做强。持续和稳定性的努力才是可取的,再小的努力乘以365天,都是一笔巨大的收获。
以上就是我们想改变自己时最容易掉进的3个进取误区。
其实大多数人出现不甘现状的情绪,进而想做出改变的念头,都来源于外部刺激:大神逆袭的故事、喜欢身材好的自律达人、深夜的突发念想等等。
当看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就会突然间痛恨自己的平庸无奇,于是盲目想速成别人的结果(战术),却忘了学习他人成功的真正核心要素(战略):长期且坚定地做好每一件事。
庆幸的是,我们已经清楚自己的坏习惯,只是不知道如何改进。接下来我会提出具体解决方法,能看到这的同学真的很棒,先给自己点个赞继续往下看,坚持就是胜利!
二、破解问题的根源关键
造成三大误区的本质是什么呢?——大脑天性短视,在增大行动阻力。
我们每天的行动都是「动力-阻力」博弈后的结果,动力超过阻力就会去做,阻力超过动力就会逃避放弃。而大脑是懒鬼,喜欢旧环境的安全感,抗拒新世界的变化,一旦你要改变,它就会感觉到危险,立刻联合行身体加大阻力,一直跟你说:不要改变,一切照旧才是最好最舒服的!
所以我们不能闹出太大动静,让大脑发现我们的意图,学会用低成本的「微量行动」去哄骗大脑,行动一定要过小、小到毫不费力就能完成,你才有可能动起来!
那怎么办呢?
很简单,设置一个小小的触发开关,只要摁一下,就能找到脉动状态。
接下来我所讲的每一条方法,都是让大脑爱上进步的开关机制,让你用过小的阻力去提高行动力,在成就感中前行,而不是在挫败感中前进。一定要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