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15 页)
注重,到了超越自然而废寝忘食的地步。注重外表的人往往有两种情形:一是对自己不信任,一是相信别人注意的只是自己的外表。追根究底,这两种情形都出自于内在的空虚。精神充实的人,他喜欢玫瑰,也不厌恶野草,因为他在玫瑰和野草中都看到了生命,但是他却无法从脂粉上看到生命。
莫惟学文而离道,勿以取艺而弃德
【原文】文、行、忠、信,孔子立教之目也,今惟教以文而已;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孔门为学之序也,今但学其艺而已。
【注释】文:指诗书礼乐等典籍。行:是行为。忠、信:是品德上的训练。志道:立志研究真理。据德:做事依据道理。依仁:绝不偏离仁恕。游艺:以六艺作为娱乐。
【译义】文、行、忠、信,是孔子教导学生所立的科目,现在却只教学生文学了。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孔门求学问的次序,现在只剩最后一项的学艺罢了。
【评析】文代表知识,行代表行为,忠、信则是品性上的修养,这四者涵盖了人由外到内的全部,是孔子教导学生的科目。然而现代的教学则不然,仅注重外在知识的获取,较之孔门只是初步,所以教出来的学生只会运用知识,既不能掌握自己的心性,也不明白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知识在他们手中,就像将车子交在不会开车的人手中一样,只会一路撞死人。
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为学的次序。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而言,这六者必须以前面的志道、据德、依仁为本。道是一切学问所由生的,仁德是一切行为的根本,艺则是用来娱乐自己的工具。只取艺而弃道、弃仁、弃德,可说是将一个人的心和脑去掉,只要他们的四肢。如此如何追求真理,创新学问,循则做事,不过是个会动的木偶罢了。
士知学恐无恒,君于贫而有志
【原文】士既知学,还恐学而无恒;人不患贫,只要贫而有志。
【注释】知学:知道学问的重要性。
【译义】读书人既知道学问的重要,却恐怕学习时缺乏恒心。人不怕穷,只要穷得有志气。
【评析】有人讨厌读书,认为读书只是为了求生,学到一定程度,能混口饭吃也就够了。读书只为充颜面,出国是表示自己毕竟也留过洋。知学,乃是知道学问本身的重要性,既不是为吃饭,也不是为颜面,而是感到读书有助于对生命的拓展,理想的推行。这样才会学无止境,才是知学。知学之后还要有恒心和毅力,否则徒然知道学问重要,却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