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4/12 页)
,则怒;顺意,則喜;志得,则扬;志阻,则馁。七情交逞,此心何时安宁?”这句话虽没有直接告诉人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但也不难看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清明在躬”的源头。
卧云弄月绝俗超尘
芦花被①下,卧雪眠云②,保全得一窝夜气③;竹叶杯④中,吟风弄月⑤,躲离了万丈红尘⑥。
【注释】①芦花被:芦,一名苇,亦名葭,禾本科,生湿地或浅水中,多年生草本,茎中空,高数尺或丈许,叶细长而尖,秋日茎枯抽大穗开花,即芦絮;芦之种子上丛生细毛,柔白如絮,种子既熟,则固风飞散,谓之芦絮,外观似花,故俗称为芦花。芦花被,非真以芦花为被,乃置身芦花纷飞之中,有如被芦花所覆之意,此言大自然生活情趣。②卧雪眠云:是说以雪地为床,以浮云作帐。③夜气:杨载诗:“神清存夜气。”故夜气当作平明之气,即本真解。④竹叶杯:竹叶相映的酒,亦言得自然之趣。杯,不作酒杯解,乃酒之隐称。⑤吟风弄月:宋史周子传:“程颢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黠也之意。”’诗人吟咏多风月之作,世因称诗人吟咏为吟风弄月,但在此则非仅吟咏,乃泛指与自然为伍。⑥万丈红尘:指热闹繁华之地。孟浩然诗:“酒甜白日暮,走马入红尘。”
【译文】在尘花纷飞之下,以浮云为帐,白雪为床,可以保全住一身的本真。在竹叶相映的酒中,吟啸清风,玩赏明月,能够躲离热闹繁华之地。
【评析】接受大自然的陶冶,可以使人心旷神怡,荡涤一身的尘气。“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四时的变化,自然的景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孕育人类灵魂的所在,任何人只要乐于接近,那么无形中便会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会有如脱胎换骨。
鄙俗不及风雅淡泊反胜浓厚
衮冕行中①,著一藜杖②的山人,便增一段高风;渔樵路上③,著一衮衣的朝士④,转添许多俗气⑤。固知⑥浓不胜淡,俗不如雅也。
【注释】①衮冕行中:高官群中。衮,天子礼服;冕,古时天子、诸侯、卿大夫之礼冠;衮冕,在此指高官。②藜杖:以藜所
做的手杖。藜,藜之老茎曰藜,可截以为杖。③渔樵路上:指以劳力讨生活的路人。渔,指渔夫;樵,指樵夫。④朝士:谓官吏之在朝者。剑禹锡诗:“休唱贞元供奉曲,当年朝士已无多。”⑤俗气:凡庸不雅的质性。⑥固知:安知。固,安也。
【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