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3/12 页)
于有心却归于无心的道理。
【评析】“动静合宜”是待人处世的基本条件,“出入无碍”則是最高的境界。庄子一书中有如下的话:“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出有入无,可以从这段描写申看出。到了这种境界,就是禅家所谓“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馀”、“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的人生。
执著是苦海解脱是仙乡
山林是胜地,一营恋①变成市朝②;书画是雅事,一贪痴③便成商贾。盖心无染著④,欲境是仙都;心有系恋⑤,乐境成苦海矣。
【注释】①营恋:沉迷留恋。营,惑也,通荧。②市朝:在此指俗境,与上句之仙林对。市,贾卖之所;朝,君臣谋政事之处。③贪痴:贪爱痴迷。专意一事,类似呆者曰痴,在此则有狂热过度之意。④染著:浸渍附着,指外物的浸染。⑤系恋:即糸恋。
【译文】山川林泉是风景优美的地方,但一耽迷留恋就变成了俗境。书法绘画是一种高雅的事情,但一贪爱痴迷就成了市侩之物。因为心无外物的浸染,即使在充满人欲的地方仍是清净的仙乡;如果内心有了系恋,即使在乐土之中也有如置身苦海了。
【评析】平常心就是道,无门和尚有一首小诗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事实眼前都成佳景,事事俱可遣兴,人如果能作“欣于所遇,暂得于己”、“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那么无时不在乐境之中,永远不会为物欲所苦。“醒时同**,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透彻的人生应该要有这种胸襟。
躁极则昏静极则明
时当喧杂①,则平日所记忆者,皆漫然②忘去;境在清宁,则夙昔所遗忘者,又恍尔③现前。可见静躁稍分,昏明顿异也。
【注释】①喧杂:喧嚷杂乱。②漫然:随意貌。③恍尔:恍然,思虑忽然明澈貌。尔,表已然,同然。论语子罕:“鼓瑟希铿尔。”
【译文】在喧闹繁杂、心浮气躁的时候,就是平日所能记忆清楚的事,都会漫然忘掉;置身宁静安谧、心平气和的环境下,就是从前所遗忘的事情,也会恍然浮现在眼前。由此可见,稍一分出宁静、烦躁,心神的昏味、灵明马上就不同了。
【评析】李鸿章曾说:“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可拿来做为最有力、最简洁的说明。“拂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