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有关高考的一些不公平(第3/6 页)
承认。他又说:“高考中的监考老师不像是监督者,更多的是像保姆一样为考生服务。只要你做得不是很过分,他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要定一个考生作弊他们需要拿出证据以及几千字的说明,你说谁吃饱了撑着会干这些无聊的事自讨没趣?”
陈亚东疑惑地看着他。刘伟补充道:“高考没你想象中的那么神圣,那么庄严肃穆。等你参加过,就会明白的。每年高考总有一些出乎意料的黑马。我有个同学他老爸是一家企业的老板,考前他说已经托人把他的高考座位安排好了。前排就是本市的学霸。最终不学习的他果然不出意料地上了二本。”
陈亚东深出口气,以前他并没有想象过原来高考也是如此暗无天日。
“然而有些却不尽人意,平时努力考的好的学生那天不舒服或是心情一紧张发挥失常,就只能与大学失之交臂。只是那时已经没有人记得他们,因为他们是失败者。
你说这公平吗?”
不公平!
然而又能如何?高考只看结果不看过程,那些人也只能活该自认倒霉。
“你听老师说过高考改卷吗?别的不说,我就谈谈作文。我们最少需要花费一个小时构思然后再把它写下来。除了立论,确定一个中心外,还需要文采。就不说我们需要写的东西已经被限定(详见:韩寒),就算我就切合题意地写下来,老师批改需要多长时间你知道吗?不超过二十秒。十几秒是什么概念?就算是我自己写出来的也看不完。老师不是神,偏偏他们在这十几秒钟的时间里不但能抓住思想情感把它看完,还能领略其中的文采并评判出分数。你能吗?”
陈亚东沉默,他已经无话可说。
“最可悲的是:再好的立论,再新颖的题材,再精辟的分析,这些全都是用一个分数来衡量。除此之外一文不值。学生的心声就这样被他们无情地蹂躏,残忍地糟践!
这本身对学生就不公平,又何谈其他?!”
刘伟又仰头喝了一口酒,虽然在地上排了三水个酒瓶,可是在他眼中却看不到一丝醉意。而且他说话的时候条理也很清晰。
他愤愤地又说道:“当然还有其他!”
“分数是决定一个学生能否进入大学、进入什么层次大学的硬道理。但分数并非完全从考场上得来,分数还可以‘加’。10分、20分的并不显眼,可加到高考头上那就非同小可,它具有点石成金、度化人生的神奇力量。所以,有条件加分的,铁定了要加;没条件加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