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 乾(第2/6 页)
热跑回宿舍,放下蓝布窗帘,象扶乩般把那股热气誊写在稿纸上。如果读完自己也还觉得可喜,即使天已擦黑,也必跨上那辆破车,沿着海甸多荒冢的小道,赶到达子营的沈家。
那时的《文艺副刊》虽是整版,但太长的文章对报纸究属不宜。编者抱怨我字数多,我一味嫌篇幅少,连爱伦·坡那样“标准短篇”也登不完。沈先生正色说:“为什么不能!那是懒人说的话!”像这样充满了友爱的责备的信,几年来我有了不止一箱。
第一次收到稿费时,数目对我太大了,我把它退了回去。我问编者是不是为了鼓励一个新人,在掏腰包贴补呢?编者告我说,他给的不多也不少,和别人一样。
于是,靠这笔不多不少的数目,我完成了最后两年的教育,并且抓住了一点自信心,那才是生命里最宝贵的动力。戴上方帽子的十五天后,我便夹了一份小小行李,上了平津快车,走进这个报馆。那是一九三五年六月三十号的事。
像我在一本小书的“题记”里所写的,那年夏天,北方是破纪录地酷热。大编辑室的窗户朝西,而且是对了法国电灯房的烟囱。太阳烤着,煤烟熏着。由于自己的教养趣味不同,对当时经管的刊物《小公园》的传统及来稿感到不舒眼。终于,在社长的同情谅解下,我辟了条舒服点的路。不幸,这条路没多久便和《文艺副刊》重复了。刚好那时杨、沈二先生因工作太忙,对刊物屡想脱手,便向报馆建议,索性将刊物改名《文艺》,交我负责。那以后,每次遇到难题,还不断地麻烦杨、沈二先生,而他们永远很快乐而谦逊地接受这麻烦。
“你要我们做什么,尽管说。当你因有我们而感到困难时,抛掉我们。不可做隐士。要下海,然而要浮在水面上,莫沉底。凡是好的,正当的,要挺身去做,一切为报馆,为文化着想,那才像个做事情的人。”这是我随报馆去沪前,他们郑重叮咛我的话。
这话我记了四年,此刻也还揣在心坎上。
这四年,我目睹并亲自经历了大时代中一个报纸的挣扎。当日在华北当局委屈求全的局势下,一个必须张嘴说话,而且说“人话”、“正派话”的报纸,处境的困难是不下于目前上海同业的。一个炸弹放在门口了,四个炸弹装在蒲包里,一直送到编辑室里来了。我看见社长和同事脸上的苦笑。炸弹从没使这个报纸变色,《文艺》虽是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但也不能不分一份厄运。在天津法租界编副刊,除了明文规定的“赤化”、“反日满”的禁款外,还提不得法兰西,提不得安南,提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