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第6/9 页)
,即便是来了新环境上学,两人也适应良好,反正还有兄弟陪着呢。
儿子们习惯了新的学习环境,项小羽总算能放心了。
这学期是77级大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学期,82年1月份,他们就要离校了。
除了毕业论文,学生们最担心的就是毕业分配问题。
新闻系的学生已经参加了两次实习,未来的大致就业方向都已经定下来了。
像是项小羽,学校给她安排的两次实习都在广播电台,廖习兰两次实习都在报社,那么基本就可以确定了,她们毕业以后,一个去广电,一个去报社。
但是方向定了,具体城市和单位却定不下来。
廖习兰对此十分纠结:“我爹妈孩子都在西北呢,要是把我留在了这里,以后想见孩子一面都不容易。实在不行,我还是跟负责分配的老师提一下,给我安排回老家吧。”
“你快别傻了,”杨一闻言赶紧劝阻,“大家为了一个大城市的工作名额,简直要挤破头!咱们本来就是学新闻的,这点敏感性应该是有的吧?改革开放好几年了,南方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发展显然要比内陆发展速度快。北京上海的报社,跟你们老家的报社能一样吗?”
项小羽透露道:“温老师说,咱们系今年的分配去向是二三级省市和三十六个部委。北京上海恐怕没机会。”
“我昨天听到的说法是向大城市输送新闻人才啊!”杨一收起饭盒说,“我得再去打听打听。不过甭管分配方案是怎么定的,班长,你可千万别主动申请回老家,只要你申请了,学校肯定让你回去。”
廖习兰当然也不想回老家,一旦回了老家,她在大学里积攒的这些人脉就算白费了。
但她爱人当初考上的是老家的大专,毕业以后多半是要留在老家的。
夫妻俩上学的时候分居也就算了,毕业以后再长期分居的话,这个家还要不要了?
“你让姐夫想办法分配来咱们这边呗。”项小羽也劝,“对于已婚大学生,毕业分配时,学校可以根据配偶的工作地点适当照顾。咱们这里虽然没有广东上海发展得快,但好歹也是个沿海地区。我看你还是尽量留在这里吧,即便姐夫没能分过来,你在这边干上一两年,想要调回老家也不是难事。但是等你回了老家,再想调出来就难了。”
廖习兰接受了朋友们的建议,回去写信跟男人商量毕业分配的方案。
直到十一月中旬,学校开始组织毕业生体检的时候,她才收到老家的来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