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这一刻,空前团结!(第2/5 页)
,必然待在最正式的地方。
大夫爵位之家,要看家族本身的实力,不好判定则是看军中的职位。
实力差一些的家族,他们没那个脸派来家人,等于连围观的资格都没有。
在晋国,一样是大夫还存在区分。
不是什么上、中、下的高低,主要先看家族实力,再履任什么职位。
而大夫的爵位吧?很多列国都有自己的讲究,像秦国分的是左、中、右,一些列国则以地名来作为大夫爵位的前缀。
与华夏文明存在区别的是,目前的楚国压根没大夫这个爵位,一些叫“大夫”的人,他们既不是医生,也不是爵位,是某个官职名称。
如屈原任左徒之前出任三闾大夫,主管昭、景、屈三个王族事务,与后世的宗令、宗正职务类似。
可以将过来吕武这边的人,看作是各个家族的代表。
郤氏、范氏、荀氏、韩氏的这几家,他们没有丝毫的心里负担,进入大堂之后,照着自己心中的判断,选个位置屈膝跪坐下去。
来自魏氏的几位堂兄弟,他们非常有自知之明地站在门外的走廊,坐那是没有坐下的。
又有虞氏、郇(huán)氏、黎氏、原氏、巩氏等一些先前风光却没落下去,又或者新晋的家族代表。
魏相给吕武介绍了一下,特别提到了巩氏。
这个巩氏其实是荀氏的一支。
晋景公改变制度时,巩氏的巩朔担任过上军大夫一职。
以前的“上军大夫”就是现在的“上军佐”,只是权力要比“上军佐”更大一些。
后来,晋景公又取消了某个军团大夫的职位,重新用回军佐的职称。
他改变制度不是一次两次,一度还给晋国设了十二个“卿”。
晋国这么个国家的残酷之处,就在于只能强,不能有虚弱的时刻。
像是晋文公时期叱咤风云的五个大家族,等待晋文公成功上位,也就赵氏和魏氏扎下根来,其余狐氏、先氏、贾氏早被扫进了历史长河。
后来也没几个家族成功上位,又或是一度上位,没过多久来了个举族皆亡的下场。
看看这几个大家族在干什么。
又瞅一瞅实力较差的那些家族,他们站在大堂门外又眼巴巴地在等什么。
不知道是谁事先准备好了白色布匹。
宽大的白布被放在地板上,智朔拿来毛笔画了起来。
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