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考验智力的时候到了!(第2/5 页)
一些端倪。
晋国已经解决了来自西北、西边和北边的威胁,未来至少十年之内,秦国不敢再造次。
少了秦国的忽悠,狄人和戎人脑子估计会清醒一些,不会动不动就来挑衅晋国。
这对北边、西边和西北区域的晋国贵族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哪怕元帅每年再进行征召,他们总算不用担忧秦军或狄人、戎人时不时来进犯,能够对封地进行建设和治理。
晋国与楚国已经举行了弭兵会盟。
按理说弭兵会盟之后,两国就该休战了。
晋国全力对付秦国时,楚国出兵惩戒郑国,又没有理由地去讨伐了卫国。
正在跟楚国交战的卫国,他们的国君派出使者去找带兵的公子喜,询问卫国犯了什么罪。
那场面就是:卫国使者大喊“俺无罪”;公子喜回了一句“俺就是要打你”。
栾书没有征召军队南下,同样没有支援卫国,晋国和楚国并未爆发实际上的交战,弭兵会盟的遮羞布还没被掀开。
郑国再一次投降了楚国,接下来很难说会干点什么。
攻击卫国的楚军见晋国没有出兵,杵在卫地还没有撤军。
吕武一直在关注晋国会不会出兵支援卫国,将这件事情视为一个风向标。
一旦晋国再次征召军队出兵,代表的是晋国压根没想喘几口气,接下来必然又会与楚国接连爆发大战。
跟楚国接着打的话,他们这些晋国贵族很难进行什么大建设。
老吕家想要建城的事情,必然还要一拖再拖。
“也许应该先安排劳力挖下水道?”吕武走到半山腰停下脚步,转身看向了平原地带,想道:“反正下水道要砌砖,又不是泥糊墙,不存在露天、泡水之类的损坏麻烦。”
关于砖,老吕家每天都有砖出窑。
并且,吕武提供创意,匠人负责研究与实践,搞出了各种款式的陶管。
有这些资源为前提,城市下水道的建设才有基础。
不然的话,挖出下水道又难以进行精修,能用几年?
其实,吕武更想搞水泥。
许多同行轻而易举干成的事情,到了他这里却是被难住了。
简直悲了个催的!
吕武对下水道的设计,不是挖个小水渠就算完事,更不是埋下几根陶管。
在他的规划中,下水道交错纵横,最深达到十米,主要排泄通道跟现代的隧道大小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