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三相物质元素(第2/3 页)
付航意犹未尽:
“那,那我们能得到这种东西吗?”
摇了摇头,孙庆南继续解释:
“地球上反物质是极少的,宏观状态下,也就是以人肉眼能够看见的反物质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反物质最大的特点是见不得正物质,只要见到非要来个同归于尽不可,虽然地球上反物质粒子广泛存在,但总量实在太稀少了,捕捉或制造反物质非常困难,且很难保存。”
一旁的李鸣韬补充道:
“据科学家测算,用世界上最大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不间断运行1000年,才能够对撞出1ug(微克)反物质,也就是百万分之一克。所以目前人类想要获得一定量的反物质,根本不现实。”
“喔...”
付航听了个似懂非懂,但也总算知道反物质这东西的罕世稀缺性了。
“那鸣韬,你何以解释三相这个说法?”
钱鸿儒突然问起。
李鸣韬沉思了几秒后说道:
“我们都知道,暗能量和暗物质,物质构成了三位一体的宇宙。暗能量和暗物质是宇宙的“灵魂”,驱动,规范着物质运动。暗物质是有“形质”的,看不见也只是相对于我们四维空间的生命而言。在没有物质的其他维度空间,暗物质的“能量体”是可见的。而暗能量是不可见的,无论在哪个维度空间都是这样的。”
顿了一下,李鸣韬开始下自己的定论:
“但物质不会与暗物质和暗能量发生反应,一颗弹珠大小的暗物质能量,在物质世界释放出来的能量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一种类似激活的机制,像付航同志随手可以甩出一颗球形闪电来看,物质世界肯定达不到要求,但反物质却可以,它能百分百转化并释放暗物质和暗能量。”
“嗯…”
孙庆南觉得这个思路很独特,对他这个定论展开探讨:
“如果说暗物质贡献引力,暗能量产生斥力的话,两者属性上不产生作用,反物质在这其中就起到了一种类似于制约的角色,提供驱动力的同时,三相之力彼此之间互相牵引,又互相干涉,维持着一种奇妙的平衡?”
李鸣韬谦虚的做着最后总结:
“是这样的孙老,如果这种假设性推演成立的话,结合付航同志说起过的涵洞不明飞行物来看,那这颗弹珠很有可能就是异星球上的‘人为产物’,它们可能是硅基生命,又或者是更高纬度的生命。当然,我说的这些仅仅只是作为框架上的参考,代表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