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再见面(第2/3 页)
固定两天来打扫,只是生了一场小病,过一段时间就能好了。
至于为什么前几个来的“大师”能被吓走,呵呵,马小玲嗤之一笑。
一些没本事还装B的冒牌货!
“大…大师,这…这…怎么办?”中年男人颤巍巍的指着花瓶。
马小玲回头看他:“你这古董花瓶是从哪里来的?”
“哦哦,当初我也是从一个朋友那里听说,在北京有一个叫金万堂的人,说他拥有超强的文玩鉴赏能力,他手里还有很多古董,这花瓶就是我特地去北京从他那里买回来的。”
“看来,要去一趟北京了!”
马小玲拿出一张符贴在古董花瓶的瓶身上,虚空画了几下,花瓶凭空消失。
中年男人看的目瞪口呆。
马小玲想了想,又拿出一张符给了中年男人,说:“既然收了你的钱,肯定解决你的事,这张符就当赠送给你了,戴在身上三天后再拿下来,你身上所有因怨气而起的症状就会消失。”
男人大喜,连忙道谢:“谢谢大师,谢谢大师。”
马小玲:“花瓶我先带走,等束缚鬼解决后我会通知你,你来灵灵堂拿吧!”
中年男人赶忙点头:“好好,都听大师的。”
……………………
?北京琉璃厂?,
北京市西城区,一条全长约800米的文化古街,这条街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辽金时期,当时称为海王村。在元、明时期,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修建皇宫用的琉璃瓦件,因此得名“琉璃厂”。清康熙至乾隆年间,琉璃厂逐渐形成了集古玩精粹于一体的著名文化街,成为了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
琉璃厂的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自辽代以来,这里不仅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还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琉璃厂还是清代文化的中心,专门经销古旧书籍、文物骨董、碑帖字画、文房四宝等,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随着时间的推移,琉璃厂不仅保留了其历史文化的价值,还经历了多次整修和重建,使得这条古老的街道更具有浓厚的古代街市色彩。街道两旁的铺面店堂青砖灰瓦,砖雕彩绘古色古香,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人墨客前来参观和体验。琉璃厂的兴起、发展和繁荣与清代北京的文化事业息息相关,成为了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小玲一头波浪小卷发,穿着一袭粉色衬衫白色超短裙和白色高跟短靴在琉璃厂随便逛着,漂亮的脸蛋、姣好的身材、白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