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德纳夫人的波希米亚传奇(第6/12 页)
到更优秀的作品吗?”
在收购了伦勃朗1929年的《自画像》,以及提香、委拉斯贵兹的作品后,加德纳夫妇突然意识到,他们当时的住房已经容不下他们收藏艺术品的野心和速度了。他们需要更大的空间,于是他们有了想要建一座博物馆的计划。伊莎贝拉原本打算将灯塔街的两幢房子连在一起,但又觉得也许买地建一所新的建筑才是更明智的选择。而对于加德纳夫妇即将建造的芬威院来说,那幅伦勃朗的绘画应该就是奠基石,因为这是第一幅加德纳夫人为自己的博物馆购买的巨作。
加德纳夫妇所以被这片曾经的沼泽地所吸引,是因为这里已经被景观设计师奥姆斯特德打造成一片时尚而迷人的地带。慢慢地,这片波士顿的新地变得昂贵起来,不久后交响乐大厅也落户于此。然而真正吸引加德纳夫妇的,是这片土地的平坦和开阔,他们可以平地而起一座独立的建筑,而这座建筑的四面墙山都可以照见阳光。
想不到这个关于芬威院的梦想,转瞬就成为了一份沉重的责任:一场意外,让伊莎贝拉感知了生命的脆弱以及来日无多。1898年12月10日,杰克·加德纳因中风突然亡逝,这一悲剧让伊莎贝拉意识到,她必须加快建造博物馆的脚步。
从此她全力以赴投身到她和杰克的这个曾经遥远的梦想中,仅一个月后便购得了目前博物馆所在的这块土地。失去丈夫的痛苦让伊莎贝拉一心一意地投身于芬威院的建设中,而1899年动工的时候,加德纳夫人已经59岁了。
加德纳夫人自己设计了自己的芬威院。建筑的灵感来自于1897年的威尼斯之旅。这座房子按照十五世纪威尼斯宫殿式的风格建造,不过她要让这幢楼房的外墙冲内,从而营造出一个到处是花朵、橄榄树和喷泉的优雅庭园。自然的光线从玻璃天井倾泻下来,让整个庭院沐浴在不断变化的景象中。对伊莎贝拉来说,自然的光线比什么都重要。
在芬威院,她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丰富的收藏,还有整座建筑那种令人赏心悦目的韵味。她要三层楼面的所有展厅都能看窗外的花园,甚至能感受到那里绚烂的芬芳。这座建筑砖石结构,许多建筑材料如石柱、门道、阳台一类,都是加德纳夫妇从欧洲买来并融入到建筑中的。
为此加德纳夫人频繁前往芬威的工地视察,在那里规定每个建筑元素所在的位置。她亲自拿着油漆桶爬上梯子,并不厌其烦地向工人解释她想在庭院中创造出怎样的氛围。她毫不退让地拒绝任何钢架结构,与建筑检查员激烈地斡旋。最终事实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