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驰骋辽西经营闽地第九(第2/3 页)
纭。总之江右义军与江左义军的矛盾,从此众所周知了。
吴宝雄在送走会真师太,确切而言是气走会真师太之后,率部继续进军,兵临延平城下。
官军坚守延平。江左义军发起多次猛攻,白白折损了许多人马,却不能拿下城池。
由于江右义军已经控制了延平府的倚郭县南平县的大部分乡野,双方势力相接,人马相遇免不得要互相敌视,剑拔弩张。
吉义顾全大局,不愿意两边义军打起来。毕竟官军还很强大,义军哪里是自相残杀的时候?打起来两败俱伤,有什么好处?于是吉义命令部下多加克制,把守各个村寨,不与对方冲突。
但是对方却向我方的寨主、民众宣扬,说我方“分田纳粮”不好,他们是“均田免粮”!
双方政策有何不同?一个是“分田”,一个是“均田”。“均田”是平均分给土地,比如每丁分给十亩,简单容易。“分田”就不容易了,有一套规矩,首先不是把田一次全分光,而是要留下一部分公田;其次也不是完全平均分配,而要更公平分配,这里就有个大学问——平均并非公平。比如有一家人,两个儿子先前都参加了义军,都英勇牺牲了,然后义军拿下了这个村子要分田,按照对方“均田”规矩的话,这一家人无丁就不能分到田;可是按照我方“分田”规矩的话,他们家是烈士亲属,不但能分到田,还能分到更多的田,这样才更公平。毕竟他们家对义军贡献大,而民众是要靠义军保护的,他们家的牺牲是对于全体民众的间接贡献,理应得到补偿。此外还有别的有贡献的人,贡献越大就理应分得越多不是?完全平均分配的话,对于努力做贡献的人岂不是不公平了?至于我方的“分田”规矩还要预留一部分公田,是出自吉义的治理地盘实践,预留的公田将来要用于奖赏努力耕田多交公粮的勤奋者,否则勤奋者得不到奖励,何以劝人勤奋?这样也可以让懒惰者少分到田,少田的话他们想吃饱就得努力些;而更多的田在勤奋者手里,可以种出更多的粮,义军的军粮才更有保障。
总而言之,“分田”的一套规矩,可以更好地治理地盘,有利于义军长远发展,也有利于长远保障民众。“均田”那是容易的事情,可是并不利于长远,但是平常义军哪有想得那么长远?简简单单分完省事。
“分田”规矩其实还更加公平合理。可是普通民众难以理解!他们才不会想要留公田,恨不得一次分光,也不会有觉悟要优待烈士亲属等有贡献的人。一说“均田”,没有贡献的人最欢迎。大多数人都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