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简单吗(第4/6 页)
坡地说着话。
“牧之老兄,你在淮北水乡待过,也领着乡民们在山上住过,你看那一片地方适合生存吗?”
张牧之说道:“那片土地久经湖水润泽,土地肥沃。若是将其开垦成良田,丰收在望。”
李申之摇了摇头,说道:“围湖造田使不得。哪怕咱们多造一些龙吸水,将水引到高处来浇灌土地,都断不可将湖水填平造地。山川河湖无不是经过千百万年逐渐形成,它们是洪水自寻出来的出路。咱们若是围湖堵河去造地,岂不是住在了洪水的去路之上,必遭灾秧。”
围湖造田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之一,张牧之还以为李申之会赞成,没想到反对得这么坚决。
不过好在工坊城中的设备和技术都十分先进,将水从低处引到高处不是难事,于是围不围湖,对农田水利的影响并不大。
张牧之说道:“既然不在那里种田,不如在那里修建一座悬索桥,在桥北筑城,此城既可以当防御的要塞,也能安装引水的设备,一举两得。”
李申之说道:“我也正有此意。这几天辛苦牧之老兄多费费脑筋,将筑城选址的利弊充分考虑清楚。等到物资一到,咱们立马开工建设。”
张牧之说道:“申之小相公且放心,等俺老张回去之后,找一些军中的老人商议商议,他们见多识广,必定能提出可靠的建议。”
李申之点了点头,回头看向了大名府的方向。
两队马车急匆匆地赶来,正是宋金两国的使团。
等到两个使团的马车停在亭子外的路边时,李申之从亭子上下到路边,拱手道:“有劳金使远道而来,快快请。”
说着,将金使往亭子里引。
金人的马车比宋人的快,是以金使快万俟卨一步抵达。
金使回头看了一眼万俟卨,见宋使并没有掉队,便跟着李申之上了亭子。
李申之往正北面一坐,伸手请金使也坐。
亭子本来就不大,李申之与张牧之、岳银瓶,还有几个随行的人员一坐,便不剩下几个座位,然后几个金使的主要成员再坐下时,整个亭子立马变得拥挤不堪,挤不下的人只好站到了亭子外面。
等万俟卨领着宋国使团急匆匆地赶上来时,别说亭子里没坐的地方,就是在亭子外,能站的地方都不多,一时之间让宋国使者好生尴尬。
李申之朝着万俟卨热情地招手:“天使也来了,快进来坐吧。你们在外面站着怎么谈判?离得那么远,说句话都听不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