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服饰风尚(第1/3 页)
其实,古人对于奇装异服之类接受的程度比现在好许多。他们好像特别在意其他人有什么新鲜东西穿戴,好多笔记小说也都把这当个事儿来写。比如晋朝的《拾遗记》,就提到在河北向西“二万里”,有“孝养之国”,那里的人们“织茅为衣”。查查地图,那地方不到北美,也是欧洲了吧,说的是当地土著吗?
这书还说,燕昭王七年,卢扶国来朝,使臣结草为衣,号为卉服;汉武帝天汉二年,渠搜国之西的析沦国来朝,使节结草茅为绳,结网为衣——有人说,这类似于后来的罗纨。罗纨都是形容上好丝绸的,罗是轻软,纨是白色。网眼装,这个可以有,很新潮。
拿树叶做衣服的记载一直到清代还有。学者俞樾引用《滇黔纪游》一书里的内容说:云南腾越地方的少数民族女子,“纫叶为衣,飘飘欲仙”,叶子“甚大而柔”,所以耐缝纫,而且还挡雨。俞樾不无羡慕地说,这衣服很别致,可惜没有去那地方的人帮我买一两件回来。时尚还真是外来的好。
至于中国自己的穿着,原先都是有规矩的。古人穿衣,上身叫衣,下身叫裳,《后汉书》说,到了汉献帝时期有了变化,男人衣服的上身就越来越长,下身就越来越短;女人则越来越喜欢穿长裙,上身的衣服就短了。当时还有人批评这种穿法是“服妖”,说是“阳无下而阴无上”。反正批评时尚的人,基本都是上纲上线,要不时尚就没法批评了。
当然,批评是阻止不了时尚的发展的。明朝末年,还有人见到过野老聚会,上着短衣下着布裳的,可清代之后,至少在外套上,男子基本就是一身长袍了,只有女人才衣、裳分开,有人还把这当作在大街上区别男女的方法——“有衣无裳为男子之服,殊衣裳为女子之服”。不过各种时尚都是短暂的,到了民国以后,衣裳这俩字成了一个词儿,男人上下身分开穿也很正常了。
在古代,服装可不仅仅是用来区分男女的,还要用来区别身份。宋朝《石林燕语》就讲过戴斗笠的讲究:中丞至御史与六曹郎中,可以在斗笠前加皂纱,把斗笠围上一半,叫作“裁帽”,其他人就只能戴斗笠,不能围纱,叫“席帽”,另外,只有公卿可以在戴帽子的同时也戴斗笠,叫作“重戴”。看那些武侠片中,大侠们经常戴个有纱的斗笠打杀,其实是错误的,要是真那么戴,不能隐蔽自己,还会让自己格外抢眼——这飞檐走壁的,怎么可能是大官呢?
明太祖时期,规矩就更严了。洪武二十三年三月,皇帝命礼部尚书李源名等制定服装规格:文官衣服的底边,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