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1/3 页)
>
沈泉明白李晏早已离开,便转头询问宫人什么事,得知太子妃有事要找他后,又叹了口气,急忙离去。
第17章
文安二十八年之际,北方突然传出前些日子称病了的将领李晏不知去处的消息,众人皆以为是李晏逃跑了,消息传回京城,诸位大臣皆为震惊,李晏身为一个将领,若是投敌的话对大普绝不是一件好事,消息很快传到沈存的耳朵里,沈存面色阴沉,这么久以来头一次上朝只为处理这件事。
底下的大臣一直在争论,有向着李晏及镇北侯的大臣坚决不相信李晏会逃跑,以说不定李晏只是有一些自己考虑的事情而无法回营的理由为李晏辩解,但没有证据证明李晏另有意图,这样的解释显然是苍白的。
而另一些本就因李晏是女子而对她有意见的大臣更是抓住了这次机会,试图借着这次使李晏再无被重用的可能,当逃兵可是重罪,此刻若是北边有战事,那便更加严重了,砍头是肯定的,说不定一直护着李晏的沈念也会被牵连到。
两拨人争吵了大半天,吵不出一个结果来,却只看见沈泉并无什么表情,仿佛十分相信李晏一般,心中丝毫没有慌张。
于是众人便将矛头转向了沈泉,一个大臣冒死对着坐在龙椅上的沈存说道:“皇上,太子陛下如此镇定,想必早已有对策了,臣斗胆,还请太子陛下告诉我们,此次应如何解决。”
沈存没说话,看了一眼沈泉,算是默许了这位大臣说的话。
突然被提到名字的沈泉连忙回过神来,答道:“回父皇,儿臣认为,李将军一家忠良,对我大普更是无比忠心,况且此时京中尚且还有李将军的母亲,她定然不会弃之不管,儿臣认为,父皇切莫如此快下结论,将李将军定为叛逃,若是事情有逆转,怕是会伤忠良之心。”
“太子陛下的意思,莫不是想为李晏此等叛臣开脱罪名?”反对李晏这一派的大臣领头说道,“念在镇北侯和李晏有功,皇上兴许只会让她一人受罪,若是。。。。。。”
话未说完,大殿外忽然传来一道声音:“臣是建康知府派来的传信使,恳请皇上留出一些时间听臣禀报军情。”
建康是沈存的祖父□□皇帝给儿子灵王,也就是沈存的叔叔选定的就藩地,世代都在此处,灵王经营几年后病逝,他的儿子继续经营,如今更是无比富庶,若是此地出事,对大普无异于有威胁。
沈存顿时大惊,也顾不上争论李晏的事情了,急忙宣那传信使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