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章(第1/3 页)
物——希拉里·克林顿。
希拉里·克林顿当年意气风发,立誓要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统,但是她两次都出师不利。一次输给奥巴马,一次输给特朗普。
2008年,尽管这次希拉里·克林顿似乎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开始异军突起的时候,但她身上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印记——上层建制派精英的印记。
之前人们有一个说法,美国在冷战结束后,出现了两个新的政治家族。
一个是布什家族,包括老布什、小布什,以及后来要去参选的杰布·布什,州长、总统,各方面的职位,基本上在这个家族成员之间进行产生。
一个是所谓的克林顿家族。在比尔·克林顿第一任期内,推动比尔·克林顿的医疗保险改革时,希拉里·克林顿就被他委以重任,冲在前面,当然后来造成了严重的挫败。
从那个时候开始,希拉里·克林顿始终是以一个,美国政界咄咄逼人的建制派女精英强人的形象出现。
然而在2008年的选举中,奥巴马实现了逆袭。
这个逆袭得益于奥巴马自己天然的一大优势——他的族裔。
非洲裔美国人竞选美国总统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旋风,使得占美国人口总数12%的非洲裔美国人坚定地将自己的选票投给了奥巴马。
在崇尚身份政治,看重对于少数族裔争取的民主党,奥巴马的这个优势已经有效地抵消了希拉里在性别政治上,身为女性所可能带来的竞争优势。
这里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如果去看「Opensecrets」(美国政治捐献数据库)这个关注、追踪美国国内政治捐款流向的网站。
你会发现,奥巴马时期,它的政治捐款有非常显着的特点:
第一任期,他在竞选的时候,捐款来源大体上有80%以上,来自所谓的个体捐款,有相当数量200美元以下的小额个人捐款。
一般来说,在这种竞选型的政党政治的捐款行为研究当中,这种小额的捐款、个体性的捐款,可以认为近似于某种真实的民调,它反映了美国民众对于奥巴马这样一个新兴政治人物,无条件地支持,一种非常强烈的来自基层的支持。
但是,如果你把捐款的组织行业,或者说捐款来源行业进行区分的话,如果撇开这些个体性的分散支撑,对奥巴马最大的支撑来源,包括一些在情理之中,但有些是在意料之外的来源。
比如他本人是律师,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