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章(第1/3 页)
「我清楚自己做不到。
丞相你也知道,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个安乐王爷,娶个小家小户的女儿,稀里糊涂地过完这辈子。
」「可我不能,我是父皇唯一的嫡子,要对的起江山和汉室。
」「我是天子,要对父皇留下的江山负责,要对留守汉中的将士负责,要对追随父皇从徐州迁到荆州的百姓负责。
我要让赵云马岱安度晚年,要让费祎蒋琬才华施展,要让十几年不见刀兵的西南百姓,继续安享太平。
」「荆益二十万百姓,刘禅不能对不起他们。
」「丞相你不知道,当我发现和你交换身体时有多高兴。
你才是真正能匡复汉室的人,才华,能力,忠心,骄傲……你拥有匡正天下应该拥有的一切!可惜你不姓刘。
」「可现在你姓了。
」「白帝城中,父皇对你我说过。
」刘禅盯紧诸葛亮的眼睛,声音平静而又坦然。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结东吴,抗曹魏,挥师北进,克复长安。
建安十二年诸葛亮走出南阳,投身刘备,隆中对出,二十年三分天下。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水淹七军,兴复汉室的可能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展现在君臣面前,可惜江东孙氏无能无志,背盟弃约,昭烈皇帝倾国之兵败于夷陵。
刘备知道,出兵必亡,即便战术上取得胜利,蜀汉在战略上一样是败。
关羽死后,炎汉最好的选择是收缩兵力。
报仇,就意味着亲手放弃了争天下的可能。
但他依然选择出兵。
有些东西比天下更重要。
这就是刘玄德。
这才是刘玄德。
所以白帝城中刘备给出诸葛亮那个选择的时候,诸葛亮心甘情愿选择了阿斗。
这是所有朝臣共同的选择,五十年间,那些在刘备庇护下成长的年轻人一个一个成熟,直至成为炎汉可托生死的肱骨。
他们不会放弃刘禅,正如当年的刘备没有放弃他们一样。
所有人都在等刘禅成长起来,就像刘备当年等他们成长起来。
这一天,刘禅发现了回应期待的可能。
建兴六年,诸葛亮上疏伐魏,恳陈讨贼兴复之效。
天子亲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