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官场得志1(第2/11 页)
己也说“在京颇著清望”,这也是他得以迅速发迹的重要原因之
一。
但如果没有穆彰阿的援引。无论他多么勤奋好学,聪明能干,
要在十年内爬上二品京官的高位,都是不可能的。所以,颇能洞
悉内情的王闿运就坚持认为,曾国藩的迅速发迹,主要得力于穆
彰阿的扶持,比他稍后的人也大都持同样看法。
穆彰阿,字鹤舫,满洲镶蓝旗人,姓郭佳氏,翰林出身。他
甚得道光皇帝信用,是鸦片战争时期有名的投降派。后来有人评
论穆彰阿说:“在位二十年,亦爱才,亦不大贪,惟性巧佞,以欺
罔蒙蔽为务。”这个说法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自秦以来即实行中央集权统治,但皇帝
个人专制的程度并不相同。唐及其以前诸朝,丞相有相当一部分
权力。自宋以下,相权渐削,君权日重。及至清代,事无大小皆
由皇帝专决,相权也就微不足道了。道光帝嗣位后,“尤虑大权傍
落,必择谨善之士佐治。故一时才臣半遭废斥”,而惟与曹振镛,
穆彰阿“有水乳之合”。
曹振镛“性模棱,终身无所启沃,入对但颂而已。又最忌士
之有能者,稍出己上,必排挤之使去”。曹振镛死后,穆彰阿继之,
其“用人行事一遵其辙”。他最善于窥测道光皇帝的意向,进而施
加自己的政治影响,党同伐异,无所不用其极。鸦片战争时他打
击抵抗派,陷害林则徐,极力怂恿道光皇帝对英妥协投降,就是
施展的这种手法。
穆彰阿“自嘉庆以来,典乡试三,典会试五。凡复试、殿试、
朝考、教飞庶吉士散馆考差,大考翰詹,无岁不与衡文之役。国
史、玉牒、实录诸馆,皆为总裁”。多年来,他利用衡文大权,网
罗党羽,培植亲信,遂致“门生故吏遍于中外,知名之士多被援
引,一时号为穆党”。而对于不附于己者,则极力加以排挤。相传
罗惇衍与何桂清、张芾同年中进士,主考官即穆彰阿,张、何皆附
于穆,而罗不肯。庶吉士散馆三人同得考差,罗又不去拜见穆彰
阿。“次日忽传旨,罗惇衍年纪太轻,未可任衡文之任,著毋庸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