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第1/3 页)
“当然不行,哀家只是说欣赏她,但是她眼下身惹祸事,一身是非,不是给阿尊徒惹事端嘛。”太皇太后一听楚慎如此说,立马反驳道。
楚慎笑了笑,也并没有往下说,只是心疼楚臣尊,却又无可奈何。其实他倒也是赞同楚臣尊与赵容七在一起,只是时移世易,眼下相党正虎视眈眈盯着皇党,他们不能出差错。楚慎从青镜殿走出来,看着夕阳西下的场景,心里担忧起楚臣尊,他直接走向念知殿。
“陛下,还没有到用膳的时间,您先在臣妾这里休息罢。”孙念知挺着肚子去迎楚慎。
楚慎连忙扶着孙念知,走到殿内,屏退下人,只剩他们二人。
孙念知见楚慎精神不是很好,便知道楚慎是为了什么,说道:“阿慎不必担忧,七弟能理解阿慎的用心良苦的。”
楚慎叹了口气,说道:“其实我倒也挺佩服赵容七的,今日皇祖母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是皇祖母心里忌惮。我也觉着不妥,两人如果现在在一起,必定会树大招风。”
楚慎深吸一口气,说道:“当年我们相知相守,我虚设六宫,朝里大臣反对,阿尊也默默为我扛下不少压力,阿尊对于赵容七的情义我也能体谅与理解,毕竟我们也是从那一步走过来的。”
孙念知看着眼前为难却又无可奈何的自己的丈夫,想了想说道:“我觉得这件事与其强拆,不如等。”
“等?”楚慎立马来了兴趣,看着孙念知。
“对,眼下两人身上是非较多,不如等,时间会淡化一切,也能证明一切。他们若是有缘,又何须在乎时间长短,就像我们,若是无缘,那就只能是从此以后,各娶各嫁。”孙念知说道。
楚慎低头思考,说道:“眼下也没有其他办法了,朕总得顾全大局。”
翌日
靖南王一案终于结束,明德皇帝的圣旨也终于下达明府,一早,司马连朔与吴良便带人赶去明府,随着大门“吱呀”一声打开,见明靖瑜、司徒小殊、殷良与明靖瑞跪在地上,司马连朔接过圣旨,洪亮的声音响彻整个大街:“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昔靖南王一案,尝有人捏造事实,假传圣旨,污蔑于靖南王,朕今接容氏景瑜、景琉、景瑞三兄弟御状,昭告天下。靖南王容正南以及容氏一族忠心耿耿,曾在军中广施恩德,广宣我朝之银辉廷堂。靖南王曾收复锦城一带城池,驻守期间保我西楚边境二十年战事无虞,朕痛心哀思,特恢复其靖南王一职位,由其嫡长子容景瑜于两年后继承并沿袭,特赦其尸骨厚葬还乡,赐其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