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当头一棒(第1/2 页)
傍晚时分,二江在厨房一边帮娘做饭,一边聊着闲话。只听姨夫喊了声“二江”,二江心里一阵高兴,赶紧走了出来,看见姨夫就打招呼:“姨夫来了。”
老陈在院子里把自行车放好,一脸无奈地迟疑了片刻道:“二江啊,情况有变,你进不了医院了。”
二江像被当头浇了一瓢凉水,一时不知该再说啥了,桂花倒是很疑惑地问:“说得好好的,咋又变了?”
老陈说:“找工作的大学生太多,医院难能个个都安排。当然,主要还是我的地位低,能力又有限,到头来还是没办成这事,让你们失望了。”
尽管姨夫把话说的很隐秘,联想到上午院长那鄙视的目光与冷淡的话语,二江猜透了其中的缘故,他悲哀地说:“姨夫,你不必这样解释了,我知道问题是出在我身上,我不怨任何人,只怨我自已。”
听了此话,桂花也明白了许多,她让老陈进屋歇会儿,等吃了饭再走。老陈说:“算了,我还得回家呢。关于二江找工作的事,随后咱再想其它法吧。”说罢推起自行车就往外走。桂花不便再留,跟着往外走。二江把姨夫送至大门外,说:“姨夫,路上慢点。”
老陈说:“没事,你回去吧。”
老陈推着自行车,桂花伴随着,两人走了好远。
当今社会大学生找工作难已成不可逆转的局势,这一庞大的人群谁都有心里准备,那就是一切全靠自已,若是失去了一次就业机会就再等下一次,今年运气不通再等明年,真正山穷水尽了,大不了去打工,没什么可悲哀的。而对刘二江来说就不同了,他是学医的,小小的乡镇卫生院经可靠人介绍都被拒之门外了,他还能再去哪个医院找工作?找不到相应的工作又能做些什么呢?他真想哭,可他不能哭,因他不仅身体状况与常人不一样,身世与常人也不一样。
故事得从二十年多前说起。
这年的农历腊月初八,吴桂花进了城,这天是县城南关街的传统集会。桂花在集市上走动着,发现一条胡同里聚集了好多人像是在看什么,出于好奇,她也走了进去。原来,在胡同口向里几十米处有一简陋的公用厕所,厕所门口外的地面上放着一个小孩儿,小孩儿用农村妇女缝制的风衣包裹着。听着孩子稚嫩已略带嘶哑的哭声,桂花的心就像刀割一样的疼,她上前不假思索就抱起了孩子。
围观的人纷纷散去了,大概是他们觉得不好意思瞧一个女人撩起衣服让孩子吃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或许庆幸这孩子遇上了好人,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