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红灯区里的救国之术(第7/37 页)
可再大的国耻也比丧失国土要小得多,但凡有一点点抵抗能力,清廷也不会坐看局势一天天地恶化下去。
只要日本人和俄国人在东北打着仗,那么无论是日本人也好,俄国人也好,就不可能如愿地吞并东北,等朝廷这边慢慢养精蓄锐,等中国强大了,民族觉醒了,不愁不逐日俄两寇于国门之外。
也就是说,与日本人不同,俄国人侵略中国,是清朝政府自己请来的。在1896年,清廷与俄国就签署了《中俄密约》,条约中第一款规定:日本国如侵占俄国亚洲东方土地,或中国土地,或朝鲜土地,即牵碍此约,应立即照约办理。如有此事,两国约明应将所有水陆各军,届时所能调遣者尽行派出,互相援助,至军火粮食,亦尽力互相接济。
看看,这条约上说得明明白白,日本如果敢动手,俄国人就有责任来中国大战日本人……
再来看第三款:当开战时如遇紧急之事,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如有所需,地方官应尽力帮助。
看看这条约我们就知道,清廷脑子是非常清楚的,国家就这么一个烂摊子,不指望俄国人和日本人两家对打,还能指望谁?
这就是清廷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但这只是朝廷的看法,知识分子可不这么看问题。
要强国,要雪洗国耻,首先就要唤醒民众——于是新的一轮文化复兴运动,就在中国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这场运动的宗旨就在于大力推进文化复兴运动,恢复每个中国人的自尊心。
就在日本人与俄国人的隆隆枪炮声中,中国第一本女性杂志《女子世界》迅速推出,一时间,中国的男人趋之若鹜,识字不识字的,都跑来瞧瞧女人的世界是个什么模样。
打开这本杂志,松陵女子潘小璜这个名字,在第一时间抢入了读者的眼中。
这个女才子的第一篇文章,题目叫《中国女剑侠红线、聂隐娘传》,写的是唐末两个精娴武技的女侠客的故事,在正文中,松陵女子潘小璜慷慨宣称:吾二千年前之中国,侠国也。吾二千年前中国之民,侠民也。侠者,圣之亚也,儒之反也,王公卿相之敌也。重然诺,轻生死,挥金结客,赴汤蹈火,慨然以身许知己,而一往不返,一瞑不视,卒至演出轰霆掣电,惊天动地之大活剧,皆侠之效也……
这边厢日本人和俄国人在中国的东北三省打得你死我活,大清国四亿五千万人却束手无策;那边厢松陵女子潘小璜却大讲两个侠女的故事,这不啻于指着中国男人的鼻子尖骂娘,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