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难得(第2/4 页)
不清楚这么多。但是。她却知道,吴皓轩肯定能够赢的,这已经成为了她心中的信念了。
“少帅,有一个自称名叫杨度的人求见,他声称是代表袁大头来见您的。”一个参谋军官报告道。
“杨度?杨皙子?他居然来见我?”吴皓轩一愣。
对于杨度的大名,吴皓轩可是早就久仰了。毕竟,在晚清这么多的名人之中,杨度绝对是一个有着真才实学的人。只不过,因为当时的环境,和杨度所学的帝王之术格格不入而已。如果杨度能够生在一个封建王朝的话。他必然能够成为一代名臣的。
现在,吉林陆军最缺乏的无疑就是人才了。特别是政务方面的人才。吴兴权自己不过是一个军阀而已,让他来打理政务,实在有些太为难他了。所以。现在整个东北的政务,实际上都是依靠那些投靠于他们的旧式官僚而已。吴皓轩虽然对这些人很不满,但一时间也没有合适的人选来替代他们。
“杨度可是一个人才,如果能够为我所用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吴皓轩暗暗的说道。
杨度祖先世代务农,到他的祖父杨礼堂参加李续宾部湘军。任哨长,正四品都司衔。大伯杨瑞生随其父参军,父子同在一营。在三河之战中杨礼堂阵亡,杨瑞生死里逃生。杨瑞生后来因军功升为总兵,驻归德镇、朝阳镇等地。他的父亲杨懿生为第四子(次子、三子早夭),在家务农,兼作吹鼓手,杨度是其长子,另有弟杨钧(字重子),妹杨庄(字叔姬)。杨度十岁丧父,过继给伯父。杨钧善诗、文、书、画、印,杨庄亦工诗文。杨瑞生驻归德时招杨度和妹妹到其府中。十六岁改名为度,字皙子。伯父迁关外朝阳镇时,杨度和妹妹回到湘潭。
光绪十八年(1892年)考取秀才。次年(1893年),顺天府乡试举人;二十年、二十一年,甲午科、乙未科会试均落第。会试期间恰逢公车上书,他亦附和,并认识了梁启超、袁世凯、徐世昌等。还乡,师从衡阳东洲、船山书院一代名儒王闿运(壬秋,湘绮)。1895年,杨度21岁时,王闿运亲自到杨家招其为学生。师生关系之亲密,杨度深受王喜爱,并可以随便开玩笑,王在《湘绮楼日记》中常称杨度为“杨贤子”。杨度在王门学了三年,他醉心于王氏帝王之术,这对他以后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曾与友人说:“余诚不足为帝王师,然有王者起,必来取法,道或然与?”杨钧、杨庄也学在王门,杨庄后嫁与王家四子。同门还有夏寿田、八指头陀、杨锐、刘光第、刘揆一、齐白石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