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第2/6 页)
育理论当中。我自己则误入歧途,对孩子实施“行为后果法”,有些立马见效,有些则惨败而归。没过多久我就发现我的训育手段具有严重缺陷,面对孩子的暂时性行为,我殚精竭虑地思考该施以何种“行为后果”,而忽略了行为背后的需求、忽略从根本解决问题。我还误以为妈妈必须在任何时刻都必须保持冷静的态度,即便内心火冒三丈,也要不露声色,哪怕把自己憋出内伤来。
感谢上苍送给我的两个孩子,他们永远以实际行动指引着我如何做一个好妈妈。我意识到自己已经走进一条死胡同,必须寻找另外一条养育孩子的道路。西谚云:“当学生准备好时,老师就出现了。”一旦我准备好抛弃以前的做法,接受新的观念,就立刻巧遇了华德福教育和科恩的《无条件养育》。这些真正好的理念和手段解放了我,让我回归自然、自信、自爱的道路上,从无条件接纳自己开始,无条件接纳孩子,彻底改善了我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科恩提出:本书着眼于这样一个区别——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前者是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是达到了家长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则是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爱。
不过,在此之前,科恩还对无条件的爱进行了坚实的铺垫:让我们深思自己的养育目标,尤其是长远目标。并提前“警告”大家:我们越执着于长远的养育目标,事情就会变得越复杂。
凡是养育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天下没有生来“听话”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具备独一无二的人格,都会给父母带来无尽的挑战,尤其是挑战我们的耐心。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基本需求,即做我们生活的“主宰”,而非“小卒”。经历自主感很重要,一种我们是自己行为“创始人”的感觉。事实上,我们做了什么选择往往没有选择这个行为本身更有意义。……孩子学会做正确决定的方式就是通过做决定,而不是遵循安排。
虽然流行的养育方式强调原则和纪律,科恩却指出:纪律不一定帮助孩子自律。毕竟,孩子出于对自己判断力的信任而做出的行为,与出于被迫而做出的行为,是完全不同的;确保孩子内化我们的价值观不等于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前者会直接阻碍我们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
我确信大多数家长确实想让孩子在与同龄人相处时能够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