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1/4 页)
没过一会儿。
蔡卓开口道:“淞沪开战以来,多少沪上青年参军入伍,接下来只会越来越多。
“战事陷入焦灼,烈属数量与日俱增,军部虽有抚恤,却不能成为救命稻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曾想过以军部的名义开设工厂,为她们提供工作。
“思来想去,军部谋利,多为外人置橡。”
“如若夫人愿意,可牵头联系其它军官家属,一并合伙开设纺织工厂、食品工厂等。”
“稍后,我会让人送来壹佰万元,用作工厂初期的启动资金。
“这
江锦涛脸上露出了一丝犹豫之色,经商这种事,她从来没做过。
“我已邀张小六原配于凤至前来沪上,估计过几日就会抵达。”
“届时,夫人可以跟她一起商量主持。”
“沪上大有可为,随着过些时日,日军完全被驱逐,将大力引入百姓。”
“烈属工厂更有军方订单,做得好,下千万家业不过是短短几年的事情。”
“到那时,一个白手起家的女富翁,自是不逊色于冯庸,总好过煌煌度日。”
看着江锦涛,蔡卓一字一句的说道。
“娘亲,去嘛!去嘛!”
冯宝琳拉着江锦涛的手,晃悠着。
“母亲,您是大家名门出身,又怎可落于人后,我们终究姓冯。”
二十岁的冯宝琪一句话戳中了江锦涛的心窝子,是啊,她怎么能输给龙文彬
“小卓。”
“我明日便与那些夫人商量出细则。
江锦涛下定了决定,眼神坚定的回道。
“那好。”
我会让军需后勤部出面在公共租界西区为你们选择合适的厂房。
“设备和相关管理人员,你们不用担心,沪上多的是洋人想做生意。”
微微一笑,蔡卓宽慰道。
不得不说,此举为他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麻烦。
不仅烈属的工作得到了妥善的安置,还为沪军赢得了好名声。
沪上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有志青年前来参军,只要听说了参军入伍,一旦栖牲,家属不但有抚恤金,还会安排工作
以保障下半生无忧,多少人会蜂拥前来。
“那就拜托了!
江锦涛似乎焕发了新一春,美中满是斗志。
这位40出头的美妇人已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