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馈赠(第1/4 页)
彭连城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周文房交代真相也只是时间问题,既已取得口供,杨知县和苏秀绩便会措置接下来的审断,杨璟也就不需要再操心这些了。
从牢房出来之后,杨璟的心情仍旧久久无法平静。
于他而言,彭连城算是这个时代的典型,虽然有着深厚的家世,有着清贵的文人身份,还有着光明远大的前途,但仍旧无法摆脱生活对他的摧残,以致于心理失常,造下这种种的罪行。
在古代的大背景下,南宋算是思想开放的一个时代,可同样也是个极其压抑的时代,文人们一方面因为自身地位高贵而洋洋得意,另一方面又与贩夫走卒一般,承受着这个时代的思想束缚和局限性。
彭连城自诩正统,守着读书人的礼法,甚至不惜大义灭亲,但命运又跟他开了个玩笑,让他成为同性恋者,仿佛要从根本上否定他的一切。
可这种否定非但没有打垮他,反而让他变得更加的固执,让他更加迫切地要弥补这个世道的崩坏。
案子到了这里,应该说终于真相大白,但距离圆满结案还有些早,因为直到目前为止,杨璟都未能见到案子的另一个关键人物,阎立春!
这个女人在这起案子里的分量,直逼彭连城,可杨璟却直到现在都不识庐山真面目。
这个彭家媳妇儿与彭连玉做下了苟且腌臜的勾当,又参与了几乎一半事情的运作,但由于她的身份敏感,杨知县和苏秀绩到底会做出何种决定,一时半会儿还不得而知。
是不畏权贵,继续追查下去,还是息事宁人,得过且过?
照着杨璟的脾性与后世接受的教育,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自然是要继续追究阎立春的罪责,可如今他到了这个古代封建社会,他甚至对南宋法律没有半点了解,想要继续下去,也就无从谈起了。
回想起来,宋慈已经是致仕养老的阶段,他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再掺和这件事情,可从一开始,这桩案子就打上了宋慈的烙印。
或许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沉船案的背后是科举舞弊,否则也不会联合杨知县,早早就封锁了消息,江陵府也不会将苏秀绩等人指派下来。
自打杨璟接触县衙之后,巴陵县方面就一直是杨知县在出面,县丞主簿教谕这类的佐贰官就没冒过头,如今想想,或许宋慈和杨知县等人早就察觉到,所以故意将这些与科举有关的官员,都控制了起来!
想到此处,杨璟也不由苦笑,云狗儿的身世到底如何,眼下他暂时还不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