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邪魔乱道,叛徒永存(第5/8 页)
等既有此心,为师亦感欣慰。记住,真正的学问,不在于外在的功名利禄,而在于内心的充实与平静。无论未来如何,都要保持一颗仁爱之心,克己复礼,方不负儒者之名。”
“子路,启程,去卫国!”
“啪!”
“驾!”
“好嘞,夫子坐稳了。”
……
【同理,赵匡胤死后宋朝的弱势,我觉得不能说赵匡胤完全没责任。】
【但至少这个责任我觉得可以说道,说道的。】
【就是比如说重文轻武啊。】
【我刚才也描述了五代十国就是这么个时代,武人的地位过高了,高的有点溢出来了。】
【反而是文人而不值钱。所以站在赵匡胤当时的视角来看,他重文抑武错了吗?】
【你武将地位过高了,是压一压,你文人地位太低了,我提一提。】
【按他本人的意思,那他肯定不是说要重文轻武,而是文武并重。】
【所以在宋初,太祖太宗时期,宋朝武将的地位并不比文官地位低,甚至因为经常打仗,他们还相对受重视。】
【是到了宋真宗之后啊,国家大体上安宁下来,才慢慢发展为文尊武卑。】
〈泰山:什么玩意,别来啊![狗头][狗头]〉
〈泰山:我脏了[狗头]〉
〈这位更是重量级,打赢了还赔钱的属实前无古人了[滑稽]〉
【而这肯定不是赵匡胤当年能想到的。】
【在我看来,赵匡胤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已经很好的完成了历史交给他的任务。】
【他带着中国人走出了长达200多年的骄兵悍将困局,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治时代。】
【纵然不是sss级神君,但杀入前十作为ss级的帝王还是绰绰有余的吧?】
……
明朝.太祖时期
朱元璋和太子朱标正在处理政务,见天幕对赵匡胤做出总结,重新消失不见。
朱元璋看罢,不禁点头称赞,对一旁朱标说道:“宋太祖赵匡胤,确实是一代豪杰。平藩镇而一天下,终结唐朝安史之乱以来的乱世,为天下苍生带来太平。
虽然不知道这sss是和ss是啥意思,但应该是种评分等级吧?天幕都说赵匡胤能入历代帝王前十,倒也算有几分道理。”
伏案理政的朱标抬头恭维道:“父皇所言极是。宋太祖赵匡胤,颇有仁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