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3 页)
病秧子纨绔一般喝的都是果饮茶水和汤药,只看玩伴们喝酒。
云清晓说话的时候眼睛盯着下面,有些担心他哥被设套……虽然他听不懂吧,但反正感觉问他哥的李尚书不怀好意。
摄政王秦王也没开口,身侧的近侍低眉顺眼地帮他一杯接一杯斟酒。
云清寒跟高台上的云清晓对视了眼,复看回李尚书,不接话茬:“本侯虽与鹤城相熟三载,却与朝中同僚不甚相熟,换防戍守之事朝中自有章程,本侯不擅此道便不添乱了。”
李尚书问到了什么,云清寒回应也只提及什么,半点不多说,也不顺势问问怎么朝中动作这么慢、按理来说应该是他启程回长陵之前,和他换防的新鹤城驻地将领就该到了才对,怎么如今还没定下来。
——虽然大宛重文轻武,平德十九年内乱变成外患后更是对兵权讳莫如深,对武将的忌惮与辖制已经到了鹤城那样与南颖和南姜隔江相对的关卡要塞驻防都三年一大换的程度,生怕哪个驻军久了的武将把鹤城控制住了。
但鹤城驻地将领仍然是个值得一抢的肥差。
别听李尚书把鹤城驻军说得凄苦,实际鹤城临江十分繁华,只是驻军不便离城中百姓太近,安札在了出门便是滚滚江水的人烟稀少之处而已,也更便于日常练兵巡防。
大宛东西南北四大驻军之地中,鹤城条件最好,如今没有战事,鹤城算是大宛武将最好的熬资历去处。
三年前,若非云清寒有靖安侯爵位在身,鹤城换防又正好换到了由老靖安侯调|教出来的靖节军,靖节军私下里对云清寒承袭了爵位却始终不被朝廷安排回去统领靖节军之事颇有微词,这么个好差事还落不到云清寒身上。
这三年戍守,中间其实还有个插曲——两年前靖安侯府的老太君襄宜郡主突发重病,太医前去都一度说怕是要准备后事,云清寒特请旨回了长陵侍疾,要不是老太君绝处逢生及时好转,估摸着靖安侯府这到手的鹤城差事又得还给朝堂。
眼下宫宴之上,几个朝臣又纠缠起之前就没纠缠出结果的鹤城驻防将领人选之事来,待到殿中歌舞换了又两轮,秦王才不紧不慢地开口:“好了,今日端午,宫宴上都消停些。”
然而没消停一会儿,又有人旧事重提了南边水患,说北边的干旱和四方军饷告急以及所谓的国库空虚都是瞎扯,南边水患却是实打实的,这赈灾之事已经拖了许久,再拖下去怕寒了人心。
长吁短叹完了,那官员又问云清寒回来路上看到灾情如何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