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选址(第2/6 页)
民做事嘛。那不是名正言顺、天经地义哦。”
几人说说笑笑,谢翠娥又会来事,悄悄地塞了几瓶白沙液,两条白沙烟,工商执照总算是办下来了。
江家三兄弟请杨主任取名字,杨主任立即脱口而出:就叫「兴龙渔业厂」。这个名字既带了三兄弟的名字“龙”,又谐音“兴隆”,寓意“生意兴隆”,江家三兄弟十分满意。
不过,江又信还是不痛快。
他总觉得厂子挂在谢翠娥名下,是拿江家的钱给谢翠娥办事,丢了江家的脸面。
他又担心万一谢翠娥与江一龙离婚,这厂子岂不是给谢翠娥做了嫁衣?在他心里,谢翠娥常年在外面五湖四海地跑,不是个安分过日子的。
周秀珍只能劝他,莫把人心想得那么坏。何况,他们一家子都是黑户,要不是娶了谢翠娥,他们厂子都开不成。
“开不成就不开咯!”江又信冷着脸丢下一句话。他本来就不赞成搞什么「一条龙」,开什么厂。
好在江家兄弟忙得脚打后脑勺,没时间在家听他的空话,否则说不定又会吵起来。
东湖村,铺到渔业厂的路已经拓宽,铺上了碎石子。崭新宽敞的马路虽然比不得柏油马路,但是比原先的小泥巴道强多了。大仓库前边的禾滩和右边的平房旁边本来就砌了围墙,只留了个门洞。江一龙打算到时候焊扇铁栅栏门。
开路的时候顺利,招人的时候麻烦来了。
肖红兵给江一龙介绍了两个手脚麻利的中年妇女,一个圆脸蛋矮胖身材的叫刘姐,今年四十二。一个高高壮壮的叫张姐,今年三十八。
两人衣着简单,袖口高高挽起,手指粗粝但干净,一看就是经常做活计的人。一问,二人都在菜市场做过,是专门杀鱼的老手。
江一龙和谢翠娥都很满意。原先他们打算把在杨主任家腌鱼的马姐请过来,但是这边离马姐家有些远,来回有些不方便,她又不放心家里,只得作罢。
谢翠娥这些日子跟着杨主任学了不少开公司,签合同,如何管理团队,带领工厂的知识。杨主任搞不懂的,她就请老伴许工出马。许工脾气斯文儒雅,每一点、每一句搣开了、揉碎了,讲得细致入微、透透彻彻。
杨主任打趣说许工啰嗦,谢翠娥却不觉得。她听得很认真,笔记写了一页又一页。她像一条扔进知识海洋里的干海带,不断汲取养分,渐渐变得柔软、舒展。海带还是海带,却又闪烁着饱满莹润的光芒。
许工都一次次地夸她,“看不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