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查尔迪兰战役(第2/3 页)
丹穆罕默德汗之子——
此信致波斯王国的统治者,暴政与背离之地的持有者,邪恶者的头目,恶毒者的首领,当代的篡权者大流士,当世的恶毒扎哈克,像该隐一样恶毒的伊斯梅尔王子。”
当塞利姆开始东征时,布哈拉汗国(Khanate of Bukhara)从东部入侵了萨法维帝国。
这是一个由穆罕默德·沙伊巴尼(Muhammad Shaybani)新兴的乌兹别克国家,他在几年前与伊斯梅尔(Ismail)战斗中阵亡。
为了避免在两线作战,伊斯梅尔在西部对塞利姆实施了焦土政策。
塞利姆的军队因伊斯梅尔的焦土政策、亚美尼亚高地的极度艰苦地形以及他们对穆斯林发动战争的缘故而感到不满。
新军甚至向苏丹的帐篷开枪抗议。
塞利姆得知萨法维军队在查尔迪兰集结后,迅速前去与伊斯梅尔交战,部分原因是为了压制军队的骚动。
---
查尔迪兰战役的经过
---
战役经过
奥斯曼军队部署了重型火炮和数千名配备火药武器的耶尼切里,他们被安置在车阵后方。
萨法维军队在查尔迪兰没有火炮,他们使用骑兵攻击奥斯曼军队。
萨法维军队试图攻击奥斯曼的两翼,以避开中心的奥斯曼火炮。
然而,奥斯曼的火炮机动性极强,萨法维军队遭受了灾难性的损失。
奥斯曼军队的先进武器(大炮和由耶尼切里使用的火枪)成为战斗的决定性因素,萨法维军队仅配备传统武器,被大规模消灭。
与奥斯曼不同的是,萨法维军队还缺乏合理的计划和纪律严明的士兵。
---
获胜之后,奥斯曼帝国于9月7日占领了萨法维的首都大不里士(Tabriz),首先对城市进行了洗劫,然后撤离了该地。
那一周,城市各个清真寺的周五礼拜仪式上,都以塞利姆的名义宣讲(khutbah)。
然而,由于禁卫军的不满,塞利姆(Selim)无法在占领大不里士之后继续推进。
奥斯曼帝国成功地从萨法维手中吞并了东安纳托利亚(Eastern Anatolia,涵盖西亚美尼亚)和上美索不达米亚(Upper Mesopotamia)。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这些地区几经易手。
然而,奥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