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不认的老家(第3/8 页)
位——尽管谁都清楚传统的重要性。
能将这个客栈街的原貌如此完好地保存下来,恐怕是得益于这儿居民的爱乡之情和与时代潮流的勇猛抗争。
出租车在徐徐前行。
“怎么样,好地方吧?”听司机那充满自豪的语气,好像这儿是他的家乡似的。
“真没想到,在这种地方还有这海一座老城。”
“第一次来的客人都这么说,这还是变了的模样呢!修了十八国道后,许多人都开车往里边跑,不坐环城的公共汽车了。这不,我不是把客人带进来了吗?还有,老房子确实看上去又庄重又威严,可是住起来不方便,维修也麻烦,又留不住年轻人……”
“是啊,那些观光客呀局外人什么的,看了就走,倒是轻松,可是本地人可就不容易了。哎,我们要去的是柴田家。”
“柴田是吧?我记得他家好像是饲料庄。”
“什么?饲料庄?”
“哦,这儿有个规矩,不管是不是做生意的,家里都得有个庄号。你看,前面不是有三座观火台吗?他家就在第三座旁边。”
车在滑行。这条街顺东西方向呈带状,路旁全是老式客栈。临街的房子背后是耕地。
“这一共有多少栋?”
“听说有九十五栋,其中的四十栋是历史原貌。”
“真了不起。”
说话间,出租车在一栋老房子前停了下来,“饲料庄”到了。屋檐长长地伸到了街上,上面还有两层,格栅门是油烟色的。
“到底要多久说不准,到时候打电话请你来接,行吗?”藤冈站在门口和司机约了车,司机答应二十分钟以后再来。出租车离去了。这时,刑警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一种隔世之感。天是晴的,可一点都不觉得暖和。在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那些古色古香的房子像是不愿让体温散了似的,紧紧地靠在一起。
两人推开了饲料庄的大门。里面是一间没有铺地板的厅堂。厅里黑乎乎的,眼睛一时难以适应。空气静静地凝固着,但通过味道可以嗅得出,这屋里显然住着人。
藤冈朝里边打了一声招呼。前厅里边左侧的拉门应声开了;一个老妇人探出头来。这会儿,眼睛总算适应了。原来,这前厅一直通到后面,通道的两侧是厢房,左边那间好像是内室,右边那间是灶房。
“请问,这儿是柴田府上吗?”
“我们想见见柴田清子。”
“清子不在。”老妇人的目光在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