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回忆比现实好(第3/5 页)
早的出栏是对的,越往后价格越低,可能没经历过这些苦难的人是不会明白这种滋味的,像我们这些创业的人已经骑虎难下了,
一转眼暑假过完了,母亲又要到城里去了,早上起来母亲收拾完我们就出发了,这天早上山上的雾很大,路上我把车开的很慢,突然看到前面的雾里有个人影在路的中间,我赶紧停下车,他就这样一路前行,蹒跚脚步、笑容满面,虽然邋遢无比、蓬头垢面。他不知道要去哪里,即便遇到各种人或许鬼,他都不怕。母亲说,“是个叫花子”,我们就这样等着他,他慢慢的走过了我的车旁,
记得小时这种人最多,有的言语不多或者语言不清,有的目光呆滞甚至有些神经异常,有时候会对着人傻笑。大人看见他们走来,要么关门闭户,要么呵斥驱赶。我们很害怕,哪家孩子哭时,如果遇到叫花子就自然而然不哭不闹、又怕又好奇。有些叫花子从很远的地方一路走来,无论春夏秋冬,总是穿着厚厚的衣服,从里到外有短袖长袖棉袄五六件,裤子也是。鞋穿在脚上,要么左右不分,要么各样一只,或者草鞋,多半破皮鞋,有些裤子破口,露出乌漆麻黑的大腿肉,还有些拉尿在裤裆。头发清一色的蓬乱,有些头发很长盖过脸面,有些叉角叉丫伸张天空,招摇过市,像是疯长的野草,当然都是脏兮兮的,甚至长满虱子。这样的叫花子都是独立独行,一个大口袋装满捡拾的垃圾,手拿竹竿或树枝当拐杖负重前行。遇到人群,他们要么张望、要么回避。走路的样子都是疲惫不堪,拖着身躯就像行尸走肉,要说没有灵魂也不对,好像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吃一顿饭或遇见想念的人。
大部分叫花子没有狡猾的眼神,在布满胡须的脸上,如果能够看见眼睛,那必然是异常明亮,或者说是单纯无邪,也会经常望着远方。独立独行的叫花子偶尔说一两句话,懵懵懂懂、叽里咕噜,应该是有很多难言之隐,更多地用肢体语言表达着什么,也不愿多“说”。我曾记得,一到秋收过后,更多的叫花子路过村庄。当他们一两天一两个慢慢吞吞从寨子关关走来时,乡亲们很快发现,开始互相传说。其实叫花子路过时,不轻易吓唬小孩,也不会走向哪户人家,他们或者会在路边的偏石板坐下来歇息,或者等待有人拿点吃的给他们。遇到好心的乡亲们正在吃饭,会善良地舀来饭菜送给他们吃,有些还会送番薯、饼干,他们双手接过,点头示意表示感谢,总是不忙吃。想必这一路走来并不是一直饿着,说明一路上都有好心人,人间自有真情在。叫花子停留不久便又赶路,总是风雨无阻、向往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