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听领导的就错了(第4/14 页)
跟着焦达峰犯下了同样的政治错误,显然是搞分裂也有强烈的传染性的。
从系统学的法则上来说,革命成功并无特定的规律可以依循,革命领袖更不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活神仙,领袖死盯着认为革命会成功的地方,未必真的会成功,领袖根本不注意的边边角角,也未必就一定不会成功。所以凭空多出来个共进会,又多出来个同盟会中部总部,等于是将革命成功的机会翻了两番。
然而,虽说是革命成功的机会连翻了两番,可是焦达峰和黄兴一样也是湖南人,离武昌还有段距离,按说革命成功的机会甭管翻多少番,只要未能将武昌覆盖上,统统等于白翻。可是千不该万不该,焦达峰甫回长沙,就迫不及待的干了桩大事,结果把他一下子挤兑到了武昌来了。
这桩事就是长沙抢米大案。
焦达峰在长沙纠集哥老会,并花重金从北方请来了义和团的武学高手,再沿途收罗饥民乞儿,蜂拥到衙署嚣闹,并火焚衙署,害得湖南巡抚岺春煊丢官弃职。但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这边岺春煊官是丢了,可焦达峰也面临着一个巨额财务亏空——湖南抢米的行动经费,没人给他报帐。
估计这笔费用在2万至3万之间,就算是把老龙头焦达峰卖了,他也还不起。
还不起怎么办呢?
焦达峰心想:要不,我去湖北武昌躲债去,捎带脚继续革命……
此念一出,革命的覆盖面终于笼罩住了武昌,革命成功的几率,也迅速跃升。
【04.财主聚义乡巴佬】
当焦达峰来到武昌之后,就发现他来对了地方。
在武昌,在湖北第八镇新军之中,堪称是暗潮汹涌,波动不已,主张革命的秘密社团,犹如过江之鲫,让人眼花缭乱。
这些地下秘密社团,为了掩人耳目,都有一个冠冕堂皇的怪名字:科学补习所,日知会,种族研究会,文学研究社,自治团,军队同盟会,群治学社,益智社,武德自治社,柳莹诗社,德育社,数学研究馆,振武尊心会,义谱社,神州学社,群英会,辅仁会,忠汉团……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焦达峰一家一家的看过来,发现最大的秘密社团有两家,一家是他自己创立的共进会,主要成员有刘公,孙武,居正,刘英,彭楚藩,黄申芗,邓玉麟,杨洪胜,张振武,李春萱,蔡汉卿等人。另一家规模不亚于共进会的,是文学社,成员主要有蒋翊武,詹大悲,张廷辅,刘复基,胡瑛,王宪章,曹振武等。
有这么多好兄弟,如此强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