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扬州叛乱(第1/3 页)
李敬业顺利接管了扬州权力,马上矫诏,将陈敬之斩首在监狱之中。
没有军队自然造不了反,李敬业在魏思温的出谋划策之下,以抵御高州叛军为由,开始募兵,又释放囚徒,召集工匠,迅速组织起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
有了自己的队伍,李敬业又以商讨战事为名召集扬州所有官员,除了仓曹参军阎识微察觉异样逃脱以外,其他人被李敬业一网打尽,遭李敬业胁迫共同举事,不从者当即被杀。
录事参军孙处行抗拒,被李敬业斩首祭旗。
于是李敬业自称大将军,扬州大都督,以勤王救国、匡扶李显的名号,正式举兵,凭借着扬州的富庶,敞开府库招募兵马,倒也有数万人响应。
本来骆宾王也是这起兵造反中的一员,但早早被李旦带走了。
没了骆宾王,就没人能写出那篇气势磅礴的千古檄文来。
李敬业只得让魏思温主笔,写一篇檄文。
论计谋,魏思温倒是有两把刷子,但是写文章却不行。
琢磨了半日,只写出了一篇不痛不痒的檄文,毫无感召力,也没能争取多少民心。
李敬业又在军中找到了一个酷似李贤的人,李贤在作为太子的时候,颇为贤名。
再加上民间对李贤被武则天逼死,抱着极大的同情心。
李敬业对着众人说道:“李贤太子并没有死,而是逃亡到了这里,他命令我们起兵反对妖后...”
果不其然,楚州司马李崇福率领辖下三县响应李敬业。
一时间,李敬业的军队声势浩大。
…
太初宫,接到消息的武则天愣住了。
安葬李治之前,武则天曾接到来自韦玄贞的密信,言及李敬业会起兵造反。
当时武则天临朝称制不久,立足未稳。
还面临着平稳安葬李治的大事,所以一切以稳定为主。
当然,武则天对韦玄贞的密信真实性也是抱着深深的怀疑。
她也不能因为一封无凭无据的告密信,就除掉一个朝廷重臣,毕竟李敬业还是世袭的英国公。
但武则天也没有掉以轻心,安排了四位将军镇守四方,又将李敬业贬到了遥远的柳州当了一个没有实权的司马。
而且柳州离着扬州三千多里路,又是贫瘠的岭南之地,且当地有很多地方酋首,想作乱,估计连地方酋首的势力都打不过。
但是武则天做梦也没有想到,李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