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高价买土(第2/3 页)
可惜啊!”
这下刘卫东也明白老年人为啥不满了,于是乐呵呵地道:“赵婶你别着急,过阵子会有适合老年人的工作,到时候我第一个请你来帮忙,您看怎么样?”
赵婶这才高兴起来,连连点头道:“好,那婶等你的好消息!”
说完之后赵婶就打算回家,但马上一拍脑门道:“瞧我这记性,村委会有你一封信,我给你带回来了。”
在谢过赵婶之后,拿着信封的刘卫东也很是感慨。几十年以后可没什么人写信了,基本都是电话和微信联系,偶尔发个电子邮件已经算是非常正式了。
这封信也在提醒刘卫东,自己真的回到了八十年代初,连固定电话都非常稀罕的年代。
不过在感叹之余刘卫东也很好奇,到底是谁会写信给自己,于是很快就拆开信封,然后就看到信纸上第一行写着:亲爱的刘卫东。
刘卫东立刻猜到是谁给自己写信了,除了皮埃尔那个法国佬之外,这年头可不会有人在信里用这么肉麻的开头。
于是刘卫东一目十行地把信看完,发现最后的落款果然是“你最忠实的朋友让-皮埃尔”。
“呵,这法国佬的字可真丑!”刘卫东忍不住吐槽了皮埃尔的字迹,不过信里的内容还是让他很高兴的。
皮埃尔告诉刘卫东,已经把松茸和松露的样品寄给了法国的同行,大家对这两种菌菇类的品质和价格都非常满意,纷纷表示愿意购买。
同时皮埃尔也已经办好了出口的手续,接下来就等着刘卫东供应这两种食材了,而且有多少要多少,数量越多越好!
同时法国人也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今后只要晒干的松茸。新鲜松茸在路上比较容易变质,损失会比较大。不过皮埃尔也表示不会让刘卫东吃亏,会把干松茸的价格提高到每斤两百元。
松茸本来含水分不多,差不多也就是四斤新鲜的晒成一斤干的。
所以对这个价格刘卫东还是很满意的,笑眯眯地收好信喃喃自语:“也有阵子没去共耕村了,明天正好去一趟,告诉马村长以后只要晒干的松茸。”
第二天上午,在喂过旺财之后,刘卫东就骑车去了共耕村。然后就发现这里的村委会门口围了很多人,正在发生激烈的争吵。
共耕村可是松茸和松露的重要来源,这里要是出了问题,会对刘卫东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他连忙停好自行车,匆匆来到人群外围看这些人到底为啥吵架。
让刘卫东有些意外的是,争吵的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