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国人暴动.西周覆灭(第2/3 页)
掉太子姬宜臼,立褒姒之子姬伯服为储君。这一举动,无疑是对申皇后及其家族的致命打击,更是将姬宜臼推向了绝望的深渊。他逃离京城,投奔外祖父申侯,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逃亡,也是一场复仇的序曲。申侯的愤怒如同火山爆发,他联合了绅国,并勾结西夷犬戎,一场针对周幽王的复仇大计悄然展开。
镐京沦陷,王朝终结
终于,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夜晚,犬戎的铁蹄踏破了镐京的宁静。在申侯与绅国的里应外合之下,周幽王的军队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火光冲天中,周幽王命丧黄泉,褒姒则被犬戎掠夺而去,下落不明。这一战,不仅标志着西周的灭亡,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二王并立”的奇景,便是西周末年一段波澜壮阔、引人深思的历史插曲。这段历史,不仅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也深刻反映了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的时代趋势,引发了后人对忠诚、权谋与正统的无尽讨论。
乱世风云起,二王并立时
公元前七七一年,西周的最后一位君主周幽王,因荒淫无道,终致国破家亡,于骊山脚下被犬戎所杀,西周王朝一时风雨飘摇,天下大乱。然而,就在这历史的十字路口,并未立即迎来新的统一与秩序,反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二王并立”奇观。北虢公姬翰等诸侯,出于对周室的忠诚或是对权力的渴望,联合起来,拥立姬余臣为新的周王,定都莫城,这便是后世所称的“周携王”。而另一边,周平王在申、许等诸侯的支持下,亦自称周王,迁都洛邑,开启了东周的新纪元。
权力游戏,忠奸难辨
两位周王的同时存在,无疑加剧了天下的混乱与分裂。周携王姬余臣的政权,虽偏安一隅,但因其临近晋国,且得到了部分诸侯的认可,一时之间也显得颇为稳固。然而,历史的天平往往倾向于那些更懂得审时度势、灵活应变者。晋文侯,作为晋国的一代雄主,深知在乱世之中,唯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方能保全并壮大自己的势力。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讨伐周携王,以讨好并依附于更为强大的周平王势力。
刀光剑影,王者陨落
随着晋文侯的大军压境,莫城之下,一场决定周室命运的决战悄然拉开序幕。面对来势汹汹的晋军,周携王姬余臣虽有心抵抗,却终因势单力薄,无力回天。在绝望与无奈之中,他选择了以自刎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宣告了这场持续二十一年的“二王并立”局面的终结。姬余臣的陨落,不仅是他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西周王朝彻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