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离间(第5/5 页)
力乃心腹大患,欲除之而后快。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群臣闻言,皆是低头沉思,片刻之后,黑袍削瘦,脸色阴鸷的张汤挺身而出,拱手道:“陛下,先帝文景之时,已有削藩之举,然诸侯王势力依旧。臣以为,当加强巡视,严密监视诸侯王动向,若有不轨,即刻镇压。”
刘彻微微颔首,却并未露出满意之色,此法虽可治标,却难治本,不可行。
于是一位身着青衫的大臣站了出来,正是桑弘羊,他面容清癯,目光睿智,手持笏板,躬身行礼:“陛下,臣以为,单纯镇压并非上策。诸侯王之所以敢于对抗中央,皆因其实力雄厚。若陛下能削减其赋税,削弱其经济实力,再辅以德政,使其心生归顺之意,则诸侯王问题或可迎刃而解。”
刘彻闻言,目光中闪过一丝思索。
此策虽缓,但若能持之以恒,定能收到奇效。
然而,当下局势紧迫,他要尽快集结大汉全部国力出击匈奴,所以他需要时间,更需要一个能迅速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此,此计也不可行。
正当此时,主父偃出列,他手持笏板,躬身行礼道:“陛下,臣有一计,名曰推恩令。诸侯王之子众多,若施恩于诸子,令其皆得封地,则诸侯王之势力自会削弱。且此法合乎礼法,诸侯王难以抗拒。”
刘彻闻言,目光一亮,似有所悟。
他抬头望向天幕,只见其上光影闪烁,正是赵匡胤以计策分化天下藩镇骄兵聚集而成的禁军,让其内部生出矛盾,大敌自解,从而终结五代十国的乱世风气。
而赵匡胤所施计策虽与推恩令不尽相同,但也有相似之处。
刘彻心中大动,连五代十国那种骄兵都能分化,此计甚妙啊!
他转头看向主父偃,笑道:“主父爱卿,你的推恩令与那天幕中的策略,竟是如此相似。看来,古今智者,所见略同啊。”
主父偃闻言,谦让拱手道:“陛下谬赞了。陛下中朝之制,亦是此策,离间之策自古有之,臣不过是借古鉴今,算不得大才。”
卫青,董仲舒等群臣见状,皆是点头称赞。
莫非他真是天才?
刘彻更是龙颜大悦,拍案而起:“好!就依主父爱卿之计,推行推恩令!朕要看看,这诸侯王还能翻起什么浪花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