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辽东大建设 2(第2/3 页)
反复的观察分析,李华终于发现这种霉菌能够分泌出一种物质,对多种细菌有着显着的抑制作用。
为了进一步确定这种物质的功效和安全性,李华又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他小心翼翼地记录着每一次实验的数据和结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
在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实验过程后,李华终于确定了这种物质就是青霉素。但要将青霉素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还有许多难题需要攻克。
李华与他的团队面临着青霉素提取纯度不高、产量有限等问题。但他们没有气馁,不断改进提取工艺,优化培养条件。
当然这个过程中他也获得杨康的很多有效建议,毕竟杨康是一个现代穿越客,就算是杨康不懂,可是杨康还有系统帮助,手握一千年的科技发展方向。
杨康就是这个时代的科技之神,在皇家科学院和大金工业书院流行一句话,遇事不决询问太子,太子是公输班转世。
最终,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成功地提高了青霉素的纯度和产量,使得青霉素能够大规模地生产和应用,为拯救无数生命带来了希望。
李华只是皇家科学院众多博士的一个缩影。在这所充满创新与探索精神的科学殿堂里,还有无数像李华一样怀揣梦想、执着追求的学者。
有擅长天文观测的张博士,他夜以继日地守在望远镜前,记录着星辰的变化,试图揭示宇宙的奥秘。
有致力于农学研究的王博士,他奔波于田间地头,尝试着培育新的作物品种,以提高粮食产量。
还有专注于医学领域的赵博士,她深入探究人体的生理结构和疾病的成因,为治疗疑难杂症寻找新的方法。
他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默默耕耘,不畏艰难险阻,不惧失败挫折。
他们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为金国的繁荣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此外,还有钻研物理学的刘博士,他不断进行着各种实验,探索着力学和电学的规律,为新型机械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有醉心于化学研究的陈博士,他在实验室中反复尝试各种化学反应,力求合成更有价值的新材料。
在皇家科学院中,学术氛围浓厚,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
每逢研讨会议,各位博士纷纷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遇到的难题,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地方,每一位博士都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