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蒙一路叫卖(第1/7 页)
头一站很吉祥
1983年7月,我从文艺报社奉调小说选刊社参与改版工作。《小说选刊》刚从《人民文学》独立出来,迁至文化部大院,与作家协会行政单位蜗居在工棚式的简易楼房里,四处露风,冬冷夏热。我着手第九期的编辑业务,负责选编中篇小说,选发楚良的《抢劫即将发生》,草拟《〈小说选刊〉改版答问》。
为了扩大发行,我充当推销员匆忙上路,8月直抵伊犁。自伊犁,再乌市,过兰州,经宝鸡,到西安,延安,太原,石家庄,正定,西陵,然后回京。不间断地召开座谈会,一路为《小说选刊》叫卖,劲头十足。
头一站很吉祥。遥远的伊犁犹如近邻,转瞬即到,拜望、访问、聚会,把改版后的《小说选刊》吹得天花乱坠。有幸巧遇见民族文学专家郎樱,又有幸在葡萄园珍珠般镶嵌的浓荫架下度过我五十一岁的生日。
身上披戴的和餐桌上摆放的,花团锦簇一般。谁拨动了萨塔尔的琴弦?谁特意送上烫手的馕?主人忙待客。
自治区文联负责人宋彦明、自治州负责人萨塔尔、《伊犁河》负责人郭从远陪我和郎樱参观果园。郎樱的《伊犁纪行》中有载。
一盘盘蟠桃端在我们面前,我拿起一只大桃,说:“真没想到,我的五十一岁生日能在如此美丽的地方度过,太有诗意了!”
大家纷纷献桃表示祝贺。萨塔尔从包里取出馕来,说:“吃一顿维吾尔式的午餐为阎纲同志助兴!”大家吃得很香。虽然没有生日蛋糕,没有点燃红烛,但是极富诗意。
又去赛里木湖。湖水是蓝色的,蓝得出奇,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绿原和白云缭绕的群山之中,浮出一个仙境般的童话世界。
毡房传出犬吠声,颇富乐感。我让哈萨克族姑娘戴上美羽飘舞的花帽,她们却硬把花帽扣在我的头上,扶我上马,我吼着:“哥萨克的马队来了……”丑态百出,姑娘们大笑不已。受惊的犬吠声声声入耳。
月下的赛里木湖别有一番风情,那娴静含蓄之美,只有优雅的女性有资格嫉妒。静极了,美浮现在沉静中。我轻声地唱,大家细声地和:“美丽的夜色多么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歌声柔婉,随风飘荡,久久被空寂挽留不去,湖光山色更显幽静。偶尔有几声犬吠,有气无力的,不再与我们为敌。
不管我们怎么推让,主人行礼如仪,热情待客,盘坐、净手,献马奶、上羊肉,一点也不含糊。
拜谒大佛寺,偶遇贾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