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1(第2/3 页)
布星夜护送他回洛阳,商议迁都一事。
次日,董卓召集群臣于朝堂商议。
他说道:
“汉室东都洛阳已立国二百多年,气数已尽。”
“我观旺气所在,长安才是天命之地,我决意奉驾迁往长安。”
“你们都应即刻准备。”
司徒杨彪进谏道:
“关中地区满目疮痍,百姓凋敝。”
“如今若无缘无故废弃宗庙,舍弃皇陵,必然引起百姓恐慌。”
“天下大乱易如反掌,安抚百姓却难如登天。”
“望丞相三思。”
董卓怒道:
“你是在阻拦国家大计吗?”
太尉黄琬随即附议道:
“杨司徒的话有理。”
“往昔王莽篡位,更始年间赤眉军作乱,曾焚毁长安城,使其沦为废墟。”
“如今那里人烟稀少,百不存一。”
“若抛弃现有宫室而迁至荒芜之地,实非明智之举。”
董卓听后怒目而视,反驳道:
“关东诸侯叛乱,天下动荡。”
“长安有崤山与函谷关的险峻地势,靠近陇右地区,木材砖瓦取用方便,宫殿修建不过一个月便可完成。”
“你们不必再多言!”
司徒荀爽再次谏言道:
“丞相若强行迁都,百姓将会惶恐不安。”
董卓大怒,斥责道:
“我为国家大事谋划,岂会顾忌区区百姓!”
随即下令罢免杨彪、黄琬和荀爽三人,将他们贬为庶民。
董卓乘车出行之际,远远看见杨彪和黄琬站在路旁,向他的车辇作揖致意。
却说这两人是尚书周毖和城门校尉伍琼。
他们来见董卓,董卓问他们有何事。周毖答道:
“听闻丞相有意迁都长安,因此特来进谏。”
董卓勃然大怒,说道:
“当初是你们两个推荐袁绍,如今袁绍造反,你们分明是同党!”
随即下令武士将二人拖出都门斩首。
董卓接着下令迁都,并限次日立即动身。
李儒建议道:
“如今钱粮短缺,而洛阳富户众多,可将其家产籍没入官。”
“同时,凡是袁绍等人的门生故旧,可尽杀其宗族并抄其家产,这样便可获得巨额财富。”
董卓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