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3(第2/3 页)
道:
“此人助刘备,必成江东之祸。”
鲁肃劝道:
“诸葛瑾乃其亲兄,若能劝诸葛亮留在东吴效力,不是更妙吗?”
周瑜称赞道:
“此计甚好。”
次日清晨,周瑜前往行营,升中军帐,居高位而坐。
左右站着刀斧手,聚集文武将吏听命。
原来程普年纪比周瑜大,如今周瑜的官职在其之上,程普心中不悦,便托病不出,由长子程咨代为前来。
周瑜对众将宣布道:
“军法无私,各位务必尽忠职守。”
“曹操如今的权势比董卓更甚:囚天子于许昌,屯兵于边境。”
“我奉命征讨,诸君务必全力以赴。”
“大军所到之处,严禁骚扰百姓,赏罚分明,不得徇私。”
随后,他命韩当、黄盖为先锋,率本部战船即日出发,至三江口扎营听令;蒋钦、周泰为第二军;凌统、潘璋为第三军;太史慈、吕蒙为第四军;陆逊、董袭为第五军;吕范、朱治为四方巡警使,催督六郡官军,水陆并进,限期完成任务。
部署完毕后,各将领开始整顿船只和军械准备出发。
程咨回去见父亲程普,描述了周瑜调兵遣将的井然有序。
程普大惊道:
“我一直以为周郎性格柔弱,不足为将,没想到他竟有如此才干,真是良将!”
“我怎能不服!”
于是亲自前往行营向周瑜谢罪,周瑜也谦虚地回应。
次日,周瑜请诸葛瑾来商议,说道:
“令弟诸葛孔明有辅佐帝王之才,为何屈身辅佐刘备?”
“如今他身在江东,若能劳烦先生一番言辞,劝他弃刘备而事东吴,则主公既能得良才,先生兄弟又能朝夕相见,岂不是两全其美?”
“还望先生一试。”
诸葛瑾答道:
“瑾自从来到江东,愧无建树。”
“如今都督有所命,怎敢不从?”
于是,他立刻上马赶往驿馆拜见孔明。
兄弟相见后,悲喜交集,抱头痛哭,诉说离别之情。
诸葛瑾流泪道:
“你知道伯夷、叔齐的事迹吗?”
孔明暗自思忖:
“这是周瑜授意来说服我的。”
遂答道:
“伯夷、叔齐是古代圣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