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1(第2/3 页)
:
“连年征战,百姓疲惫,粮仓空虚,不能再举大军。”
“应先派人向天子献捷,若无法上通朝廷,再上表称曹操阻断我向天子请命的道路。”
“接着,驻军黎阳,加强河内的船只和军备,分兵驻守边境。”
“三年之内,定可成就大业。”
谋士审配反驳道:
“不对。”
“以明公的英明武略,凭借河北的强盛军力,出兵讨伐曹操如探囊取物,何必拖延时日?”
谋士沮授说道:
“取胜之道,不在于军力强盛。”
“曹操治军严明,士卒精锐,与公孙瓒那种坐以待毙的人截然不同。”
“现在放弃向朝廷请功的好策略,却贸然出兵无名,恐非明公之最佳选择。”
谋士郭图提出不同意见:
“不然。”
“出兵讨伐曹操,岂能说是无名之战?”
“明公正当趁此良机早日定下大业。”
“依从郑尚书的建议,与刘备联手,仗义讨贼,顺天意、合民心,这是万幸之事!”
四人争论不休,袁绍犹豫未决。
这时许攸与荀谌走了进来。
袁绍说道:
“这两人见识高明,听听他们的看法。”
二人施礼后,袁绍说道:
“郑尚书写信来,请我出兵助刘备攻打曹操。”
“你们认为是否应当起兵?”
二人异口同声答道:
“明公以众胜寡,以强攻弱,讨伐汉贼以扶助汉室,自当起兵。”
袁绍闻言说道:
“你们的见解正合我心意。”
于是决定起兵。
袁绍先派孙乾回报郑玄,同时通知刘备做好接应准备。
接着任命审配和逢纪为统军,田丰、荀谌、许攸为谋士,颜良、文丑为将军,集结骑兵十五万、步兵十五万,共三十万大军,进军黎阳。
军务部署完毕后,郭图上前进言道:
“明公举兵伐曹,必须罗列曹操的罪行,发檄文传至各郡,以罪名讨伐,方能师出有名。”
袁绍采纳意见,命书记陈琳起草檄文。
陈琳字孔璋,以才名闻世。汉灵帝时任主簿,因谏阻何进未被采纳,又遭董卓之乱,避祸至冀州,被袁绍任命为记室。
当即接令执笔,立刻完成檄文,其文如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